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落秋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篇章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

完整篇章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

舒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古代言情《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楚榆戴东林,是作者大神“舒甯”出品的,简介如下:头也不过能赚个一两百块。舒蕙种地的收入都叫周建安给花了,家里确实没多少存款。楚榆怕夜长梦多,连这七百都拿不到,就叫周建安写了欠条,按了手印。周建安脸色很不好,像被人吞了块肉似的,他原本想把舒蕙和孩子赶走,一分钱都不给的,这可大大超出他预期了。与他相反,楚榆心情不错地收好欠条,清点好钱,确定一分不少,才让舒蕙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主角:楚榆戴东林   更新:2024-08-20 23: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楚榆戴东林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篇章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楚榆戴东林,是作者大神“舒甯”出品的,简介如下:头也不过能赚个一两百块。舒蕙种地的收入都叫周建安给花了,家里确实没多少存款。楚榆怕夜长梦多,连这七百都拿不到,就叫周建安写了欠条,按了手印。周建安脸色很不好,像被人吞了块肉似的,他原本想把舒蕙和孩子赶走,一分钱都不给的,这可大大超出他预期了。与他相反,楚榆心情不错地收好欠条,清点好钱,确定一分不少,才让舒蕙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完整篇章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精彩片段


“不行,一千块钱太多了,我哪来那么多钱给她!她舒蕙一个农村妇女,没工作没学历,还吃我们喝我们的,凭什么要我们给她钱?”蒋美凤叫嚣。

“算了,娘。”

周建安已经够烦躁的了,她娘没看到村里人是怎么议论他的吗?他没想到村民们一边倒地支持舒蕙,也不知道这女人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闹大了对他名声有影响,消息要是传去京市,他吃不了兜着走。

周建安急急道:“不离婚,琴雪那边我没法交代。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戴家人,人戴家是什么人家?能让我一个没离婚的男人跟他们女儿在一起?离了婚,攀上戴家高枝,以后戴家的不都是我的?一千块钱算什么?你别只看眼前那点蝇头小利!”

蒋美凤心里没底啊,“你确定戴琴雪是那什么戴家的女儿?”

“这还有假!我亲眼看见琴雪进了大院,亲眼看见她坐上一辆四轮子的小轿车,我找人家打听过,大院那户人家就是姓戴,错不了!再说琴雪的气质是普通人家能培养出来的?”

蒋美凤心说这个戴琴雪确实有股子矫揉造作的狐狸精气质。

但她没敢直说,儿子喜欢她,她又是戴家人,戴家那名头说出来能吓死人,以后周家少不得要靠她提携,连她这个当婆婆的都得讨好她。

说到底他们周家矮人一头,蒋美凤再不愿意,也只能咬咬牙去凑了七百块钱来。

不就是七百块钱嘛,她儿子说了,以后都能赚回来,以戴琴雪的家世,七千都值得!

可是周家都是穷亲戚,谁家会借他们这么多钱?

蒋美凤无可奈何,只能以周建安的大学生身份担保,许诺会给利息,这才从亲戚家借了四百块钱,又打开柜子上的锁,把压箱底的三百块钱拿了出来。

“只有这些了,剩下的三百先欠着,容我们再去凑。”

蒋美凤恨不得生吞了楚榆才好。

要不是这个大孙女,她有把握一分钱不出就打发掉舒蕙这个受气包。

楚榆瞥向那一叠大团结,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改革的风还没有吹到这里,农村人除了种地,也只能卖卖家里的蔬菜、粮食和鸡蛋,全家人一年到头也不过能赚个一两百块。

舒蕙种地的收入都叫周建安给花了,家里确实没多少存款。

楚榆怕夜长梦多,连这七百都拿不到,就叫周建安写了欠条,按了手印。

周建安脸色很不好,像被人吞了块肉似的,他原本想把舒蕙和孩子赶走,一分钱都不给的,这可大大超出他预期了。

与他相反,楚榆心情不错地收好欠条,清点好钱,确定一分不少,才让舒蕙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舒蕙签完字,整个人都是懵的,她真的签字按手印了,她跟周建安离婚了,再也不是老周家的媳妇了!

舒蕙在周家村生活了近二十年,与村民们都熟悉了,众人都盯着她看,舒蕙实在抬不起头。

蒋美凤付了七百块钱,心痛至极,恨不得撕了她们,“离了婚就快点滚!别让我再看到你们!等我们建安发达了,可别想沾我们家建安的光!”

楚湘气得想跟她理论,被舒蕙拉了回来,蒋美凤常年的奴役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她从心底惧怕这个婆婆,这又是周家地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蒋美凤是楚湘的亲奶奶。

做孙女的忤逆奶奶,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妈,我们走吧!”楚榆扶着舒蕙。

舒蕙点点头,母女四人拎着包裹走出周家大门,虽不算形单影只,却也有几分落寞。

舒蕙人缘好,村民们都很舍不得。

“舒蕙啊,以后多回来看看。”

说话的老太太叫孙大娘,今年八十多岁了,男人早年打仗牺牲了,她刚结婚没一个月就守寡了,她没儿没女,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舒蕙在帮忙照顾,见舒蕙离婚,她比自己亲闺女受委屈还难过,直擦眼泪。

“这男人没良心,把孩子带好了,肯定能过得比他好!以后有你享福的时候!”

舒蕙叫她说的眼泪直流,这无非是安慰的话罢了,她带着三个女儿,连个住处都没有,怎么可能比周建安这个大学生过得好?

蒋美凤站在屋里呸了一声,恨恨道:“走了就别回来!我倒要看看,你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女儿,怎么过!”

大门被人推开,从池塘里爬出来的周楚飞衣服湿透,头顶水草,满手淤泥地往家跑。

“阿奶,周楚榆打我,她把我踹进池塘里,还诅咒我不得好死,阿奶你快打她!”

“天杀的,看把我大孙子给打的……”

身后传来蒋美凤骂骂咧咧的声音。

四人都没把蒋美凤的话放在心上,蒋美凤为了让周建安娶戴琴雪,就把她们母女扫地出门,闹成这样,哪怕蒋美凤是她们的亲奶奶,也没有多少亲人的情分在了。

刚走到门口,就与匆匆而来的戴琴雪碰个正着。

她是资本家小姐的做派,格子长裙,卷发高高挽起,蹬着羊皮皮鞋,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视线从苍老的舒蕙脸上掠过,是不屑且得意的。

舒蕙头一次见到戴琴雪,她被戴琴雪脸上的表情刺痛了,自卑的情绪渐渐萌芽,原来这就是周建安信中说的那个女人,是周建安宁愿抛弃妻子也要娶的女人。

也难怪周建安不要自己,戴琴雪容貌漂亮,又会打扮,周身气度都不是她这个乡下女人能比的,她拿什么跟戴琴雪竞争呢?

楚榆不知道舒蕙竟在心里妄自菲薄,她只看戴琴雪身边的许依依,许依依脸上那独属于胜利者的得意,让楚榆莫名挑眉。

原主跟许依依虽是初次见面,却也有过节。

原主虽然不爱说话,成绩却很好,她从小暗恋同村的赵汉桥,学校仅有一个去县高中读书的名额,原主为了让赵汉桥考上,故意弃考。为了让赵汉桥考大学,原主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全身心辅导赵汉桥读书。

今年赵汉桥如愿考上京市的大学,原主很为赵汉桥高兴,赵汉桥也许诺会回来接她。

原主跟亲妈舒蕙一样天真,傻傻等着赵汉桥归来。

谁知许依依却找到原主,说赵汉桥已经跟她在一起了,原主气不过就跟许依依发生了争执,这才被许依依推下水。

马甲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现代言情、穿越、种田、佚名现代言情、穿越、种田、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舒甯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目前已写2331975字,小说最新章节第901章 完结,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现代言情、穿越、种田、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也是信了邪了 还和夏晓兰比 比个锤子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 难怪评分这么低 亏我还相信了看了这么久 看到352 章了 越看越恶心 有强迫症的我 几乎不弃书的我都实在看不下去了 太恶心了 这本书除了女主和渣爹女朋友 几乎所有女的完全没什么智商 女主也间歇性的无脑

求求作者多更点别再水了[哭][哭][哭][哭]

女主的性格真的挺不错的,打脸情节也不错

热门章节

第756章 想办法把钱给翻倍

第757章 股市赚钱

第758章 在股市大赚一笔

第759章 快送成立了

第760章 快送零售生意

作品试读


楚榆一路想着这件事,吃饭时都有些心不在焉,舒爱国以为是楚楚那边出了事,一问才知道跟新闻有关。

舒爱国没啥文化,农村人也不流行看报纸,他平日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村里那个大喇叭,有什么重要新闻村里都会通知,还给他们读报,今儿个一早,广播站就播了这条新闻。

舒爱国当时就直乐呵,跟村里人吹牛皮:

“什么会下金蛋的鸟,那就是鹌鹑!我朋友就养鹌鹑,那玩意不值钱!”

楚榆听的直发愣,“二舅,您朋友真是养鹌鹑的?”

“这还有假?他们灌县那边有个村子,全村人都养鹌鹑,上次他还问我要不要养,我直接就给拒了,怎么,你想养鹌鹑?”

楚榆倒不是想养鹌鹑,只是想卖鹌鹑蛋,可灌县离这里有一百多里路,每天去灌县进货回来倒卖,很不现实。

“二舅,你朋友那边鹌鹑蛋怎么卖?”

“怎么卖我不知道,这人是我小学好友,结婚后搬迁去了他老婆的娘家,上次在县城遇到,他跟我说他正在养鹌鹑,我需要鹌鹑苗可以找他。”

“鹌鹑蛋的成本高吗?”楚榆问。

舒爱国沉吟道:“具体我不是很了解,上次他跟我说,鹌鹑比鸡难养点,养在木架子上的,屋里温度不能太低,平时买的猪饲料喂养,平均下来,一颗蛋的成本是两分钱。”

两分钱?农贸市场卖蛋的老板说,鹌鹑蛋以前卖5-6分钱,最近批发价都涨到7分钱了,养鹌鹑蛋的人不见得涨价,赚钱的是批发鹌鹑蛋去市场上兜售赚差价的中间人,如果她能批发到鹌鹑蛋,刨去损耗,一个蛋至少有两分钱的利润。

鹌鹑蛋体积小,一筐就能装几百个,一次运上千个蛋不是难事,这一来一回就有20块钱的利润。

如果她养鹌鹑,边养边卖,利润是不是会更高?

当然,鹌鹑养殖规模如果不是很大,不是每天都能收到上千个蛋,攒几天去市场上卖,不卖鹌鹑蛋时就卖夜明砂,不说大富大贵,但至少够她在八十年代安身立命了。

舒爱国听了楚榆的想法,没有立刻跳出来反对,他和舒蕙都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楚榆这几日的表现也非常稳当,一天能赚好几块钱,鹌鹑的新闻举国皆知,热度确实高,说不定卖鹌鹑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舒爱国不着痕迹地看向邓芳萍,邓芳萍其实是不愿意楚榆冒险的。

夜明砂没有任何成本,可以先卖着,等这钱不能赚了再想别的法子,她担心楚榆有点冒进,还没赚到钱就想做别的了。

可家里已经穷成这样了,楚榆这几日的表现让她隐隐窥测到了希望,或许这个家需要有个大胆的人跳出来打破僵局。

半晌,邓芳萍才咬牙拿主意:“老舒。”

舒爱国等她指示。

“你明天就带楚榆去郑老九那兜一圈,能养就养,不能养咱就从他那边进鹌鹑蛋卖,多少是条路子。”

有了邓芳萍的指示,楚榆也就定心了。

楚湘和芸芸小江几人也是能干的,白天帮她铲了十几麻袋的夜明砂,一早就晾晒好了。

外头有卖冰棍的吆喝声,楚榆就给了他们一人一毛钱,三人拿着钱跑去买冰棍了。

“给,姐。”楚湘给楚榆带了一根奶油冰棍。

芸芸和小江给舒爱国和邓芳萍带了。

夫妻俩也是很多年没吃过冰棍了,尝了一口心里甜滋滋的,自从这外甥女来了之后,家里日子肉眼可见好了起来,孩子又听话懂事,真希望能一直这么好。

八十年代的奶油冰棍奶味很浓,楚榆咬了一口,舒服地眯起眼。

小豆冰棍3分,奶油冰棍5分,因为没有冰箱,都是用自行车拖着木箱子盖棉被保冷的,晚上的冰棍比白天要便宜点,这价格也是相当划算了。

吃完冰棍,二舅妈拿了两个馒头去邻居家借了自行车,这是用楚榆买的面粉蒸的白面馒头,家里都没舍得放开吃,但也没法子,自行车是人家拿得出手的资产,用人家自行车拖货,哪能没一点表示?

邻里之间也要有来有往,才能处的长久。

正因为二舅妈做人讲究,二舅家在村里的名声比舒大舅家要好不少。

果然,邻居见了那两个巴掌大的馒头,笑眯眯把自行车借给了他们。

次日一早,舒二舅拖了四百斤夜明砂和楚榆一同去了德阳,赶在中药收购站开门前,头一个过秤。

还是昨天的工作人员,想是认出她来了,一斤都没克扣,直接给她开了六百九十斤的单。

楚榆知道这是不小的人情了,她展颜笑道:“谢谢大哥。”

刚毕业的年轻工作人员,被一个漂亮姑娘喊大哥,红着脸有些局促,“下次都早点来,不然我想帮也帮不了你。”

楚榆笑着谢过他。

工作人员叫小汪,自打见了楚榆后就有些魂不守舍的,昨晚做梦都梦到这姑娘,这不,特地跟同事换了今天的早班,就怕会错过今天的见面,还好被他撞见了。

楚榆离开时,他盯着楚榆的背影呆呆出神,被同事好一顿揶揄。

“小汪,人家早就走了,你该不会是瞧上了这个卖夜明砂的农家女吧?”

小汪直摇头,他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也是中药站的正式工,动心可以,真要找了个农家女,会被同事笑话的,他矢口否认。

有二舅帮忙赚钱快了不少,一次足足赚了二十块七毛钱,楚榆心情大好。

舒爱国也没想到外甥女这么能干,虽说楚榆就是把夜明砂拉到中药站,除了力气啥也没出,可问题是,山关村祖祖辈辈那么多人,就没人知道那山洞里人人嫌弃的蝙蝠屎就是夜明砂,更没人会把这玩意拉出来卖。

说到底,还是他外甥女能耐,胆子大又能干,这样的人到哪都能成功。

见楚榆点钱时像个小财迷,舒爱国也是会心一笑,“行了,别点了,你人都走了,少了也没法子。”

楚榆知道,她只是迷恋数钱的感觉,路过农贸市场,拐进去割了三斤肉,又买了一网兜苹果,花了足足四块钱。

“买两斤肉就行。”舒二舅心疼那点肉。

“我知道,剩下的肉留着咱自己吃。”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被人抢了生意,楚榆自然不痛快,但赵大娘说的倒也没错,她是外乡人,闹开了,山关村村民也未必会帮她。

再说做生意就是这样,做好了就有人跟风,有人红眼。

要么老话说“一人赚钱,全村眼馋,一人致富,全村拦路”呢?

楚榆赚钱了,赵家人眼红,想跟风分一杯羹,这夜明砂没有成本,铲好晒干装袋就能拉去卖,赵家条件比舒二舅家好不了什么,至今住着泥土房,遇到这么好的事,怎么可能不动心?

以后做生意免不了遇到这样的事,楚榆并不生气。

芸芸却不让,“昨天赵东珠和赵大宝鬼鬼祟祟跟着我们,我还奇怪呢,原来是为了学我们铲夜明砂,你们赵家人真坏,一家子都是学人精,人家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坏到骨子里了!”

赵东珠叫她骂的一哆嗦,她是一肚子坏水,却也知道坏心思不能让人知道,被芸芸一骂,就害怕地躲在她娘身后。

赵大宝嘴笨,被骂了也不知道还嘴。

赵大娘就像老母鸡一样护着两个孩子,“老娘就学怎么着!有本事去衙门告我啊!看看我卖夜明砂违没违法!要我看,你们老舒家才不是什么好东西,小小年纪胸就发育这么好,肯定没少交男朋友!看那走路的姿势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被人从周家村赶出来,就想来祸害我们山关村!小浪蹄子真不知天高地厚!”

赵大娘不傻,学人做生意这事虽然不磊落,可面子值几个钱?只要能把钱赚到手,没脸没皮又怎样?她根本不在乎!

舒爱国跟她是邻居,两家都是泥土房,日子过的一样艰难,现在舒爱国不知从哪搞了鹌鹑回来养殖,还卖起夜明砂,照这样下去,舒爱国迟早要盖上气派的红砖瓦房。

赵家还住着泥草房,被舒家死死压在头上,赵大娘可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她得意地抬高下巴,冲楚榆哼了一声,得意地推着一板车夜明砂走了!

“表姐,你看她!”芸芸急得要哭了。

楚湘也气得够呛,“姐,我们怎么办?再这样下去,咱们就赚不到钱了!”

楚榆原想着,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山关村山脉连绵,像这样的蝙蝠洞肯定还有不少,夜明砂虽说不是取之不尽的,可真要挖起来,一时半会也挖不完,大家各赚各的,互不打扰就是了。

可这赵大娘骂人的话也忒恶毒了,原主胸大是天生的,这跟交男朋友有什么关系?赵大娘对她的身体羞辱得罪了楚榆,让楚榆咽不下这口气。

想卖夜明砂是吧?觉得楚榆拿她没办法是吧?还真不是这样的。

回去后,舒爱国还在捣鼓他的小推车,邓芳萍拿着楚榆从市里买回来的猪肉做饭,芸芸冲上去告状,把山洞里的事一五一十说给爸妈听。

舒爱国擦着额头上的汗,放下锯子,脸色有点不好看。

他跟赵前进没有过节,邓芳萍跟他媳妇杜春娥也没过节,可赵家跟舒建党一家子关系好,而舒爱国又跟舒建党不和,连带着舒爱国和赵前进的关系也微妙起来。

原先舒爱国跟舒建党关系紧张那阵子,赵前进仗着是他家东边的邻居,也帮舒建党对付他。

不是把粪水往这边泼,就是放鹅过来糟蹋他菜地,还想占舒爱国的宅基地,舒爱国忍无可忍,扛着锄头就要跟他干架,赵前进就跑去大队长家找人主持公道了。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舒爱国共三间泥草房,原先夫妻俩睡一间,儿女各一间,如今来客人,舒爱国就让楚湘楚楚跟芸芸挤一张床,又让小江跟他们睡,把床让出来给舒蕙和楚榆。

楚榆很不好意思,二舅家已经这样困难了,却还费尽心思要照顾她们,等她赚了钱一定要回报二舅一家。

舒蕙原以为自己会睡不着,谁知躺下没多久就呼呼大睡,反倒是楚榆望着黑黢黢的房梁发呆。

屋外是蛙声阵阵的稻田,月光从破旧的窗户漏进来,泥土地平冒着潮气,墙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不知道是蛐蛐还是老鼠。

虽说开局不算好,可好歹有个真心疼爱自己的妈,有相依为命的姐妹,倒也不算太坏。

怀揣这样的心思,她渐渐有了睡意。

次日一早,舒蕙和舒二哥天不亮就爬了起来,楚榆也被外面的谈话声吵醒,她出去时,舒爱国正推着家里那辆二手自行车往外走。

楚榆还得筹剩下的医药费,就没跟去。

“妈,钱你装好了。”

舒蕙点点头,把七百块钱塞进内裤上缝制的布袋里,“这是楚楚的手术钱,妈不会弄丢的。”

楚榆觉得让舒蕙有点事忙也是好的,可以淡化离婚带来的伤痛。

“就是还缺一百,也不知道能不能凑齐这个钱。”舒蕙担忧道。

“妈,你只管照顾好楚楚,先把七百块钱交上,剩下的我慢慢想办法。”

楚楚有些害怕,但一想到眼睛能治好,也是满脸雀跃。

“大姐,二姐,芸芸,小江,我先走了!”

楚楚挥挥手,蹦蹦跳跳地跟在舒蕙身后,舒二哥被楚楚感染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昨天父母离了婚,今天要去市里做手术,难得楚楚还能这么开心。

孩子就是孩子,发生天大的事都不往心里去。

送走母亲和妹妹,楚榆回屋把房间整理好,又去厨房把猪食给煮了。

等舒二嫂下工回来,院子里晾晒着滴水的衣物,猪食煮好了,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后院的小菜园都浇过水了。

舒二嫂心疼道:“你这丫头,放着二舅妈来就好了,哪有叫你这个客人伸手的道理?”

楚榆不会把客套话当真,拖家带口到人家做客,给人家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哪怕是亲戚,也不能把这份好意当成理所当然。

客人就要有客人的样子,不是?

眼头活点,嘴甜点没坏处,这是楚榆前世总结出的道理。

“舅妈你也不容易,家里好几亩地要种,菜园子要收拾,鸡鸭鹅要喂,还得洗衣做饭带孩子,这大热天的,哪一样都不轻松!我就想帮帮舅妈,让舅妈松快些。”

果然,没人能拒绝一个嘴甜又勤快的女孩。

更何况这个外甥女,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凝脂美人!

这词是芸芸去年翻一本旧书时,告诉舒二嫂的。

那书上形容美人“肤如凝脂,唇不点而朱,眼神破碎,声音清软,一颦一笑都娇媚动人”。

芸芸就指着那书上的字说:“娘,这不就是我大表姐吗?大表姐就长这样!”

这外甥女是十里八乡公认的漂亮,才十岁就有人上门提亲了,得亏蒋美凤不待见楚榆这孙女,觉得孙女不学好,小小年纪就勾搭男人,把说亲的骂了一通,这才绝了那些人的心思。

舒二嫂不识字,不懂那些文绉绉的漂亮话,她就知道自己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比外甥女更漂亮的。

脸就不用说了,漂亮至极,说话也婉转好听。

身材用舒二嫂这粗人的话,那就是腰细胸大还翘臀,打眼一看,简直细枝挂硕果,别说男人了,就是她这个见多识广的女人,都很容易有非分之想。

因着楚榆这张脸,以往楚榆有不周到的地方,舒二嫂也怪不起来,如今说了这番贴心话,更是把舒二嫂感动坏了。

农村女人把自己当老黄牛使唤,可是谁能真正体谅她们的辛苦呢?

忙完地里的活忙家里的,忙完男人忙孩子,就没有一刻清闲的,楚榆小小年纪却知道体谅她的辛苦。

舒二嫂回屋就拿了一个鸡蛋给楚榆煮了。

“看你昨晚没吃两口,舅妈给你煮个鸡蛋补补。”舒二嫂笑道。

楚榆知道,二舅家日子过得不好,平日吃饭都紧巴巴的,在这个“鸡屁股是银行”的年代里,鸡蛋是要拿去换盐的,家里孩子都吃不着。

原主刚落水,身子确实虚弱,楚榆也就没再推脱,说了句“谢谢舅妈”,就小口把鸡蛋吃了。

舒二嫂瞥了眼吃相斯文的外甥女,心说多日不见,这外甥女变化倒不小。

从前虽然也好,却是个闷头,如今却长了嘴,会说话会做事,就凭这张嘴和这出挑的模样,还怕将来不能飞黄腾达?

也不知道周家怎么想的,竟然把这么大的闺女赶出门。

早饭后,日头晒的人睁不开眼,楚榆就在山关村闲逛。

昨天忙着帮母亲离婚,来二舅家后又没找到镜子,楚榆一直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但从舒二嫂的反应中推测,原主应该有一张惊艳绝尘的脸。

路过一处水池,她借着倒影打量自己。

前世楚榆模样不错,她五官很漂亮,除了眉毛稀疏、英年早秃外没有大毛病,可她的样貌在原主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原主已经不是用“漂亮”二字就能形容的,如果说楚榆的美有八分,那原主的美就是满分的。

其实原主和她五官有七分神似,只是比她更为精致,额头更饱满,眼眸更潋滟,鼻尖更挺翘,唇也更有水色,很像精修过的楚榆。

再加上原主有楚榆没有的好身材,和一头如云秀发。

毫不夸张,原主这个凝脂美人简直自带行走滤镜,到哪都和别人格格不入,往人群中一放,亮眼到让人无法忽视。

舒蕙皮肤黝黑,可五官底子其实不错,周建安也有拿得出手的好样貌,否则也不能被大小姐看重。

可这俩人的模样,都没有出色到能生出原主这样的女儿。

楚湘和楚楚长得都不错,却远远不如楚榆。

可以说,原主是名副其实的中了基因彩票,若不是生错了时代,仅靠这张脸,未必不能混得风生水起。


郑老九帮他们点了一千个鹌鹑蛋。

他这有专门放鹌鹑蛋的木抽屉,比鹌鹑蛋深些许,摆满鹌鹑蛋后,抽屉再一层层叠放,一千个鹌鹑蛋也就冰棍箱那么大,属实好运输。

“这样放会不会坏掉?”

楚榆是小心谨慎的性子,觉得鹌鹑蛋摆放太密,也没有任何防撞措施,路颠簸不平,难免会有磕碰。

“鹌鹑蛋个头小,损耗没有鸡蛋大,他们都用稻草铺着,坏的就留着自家吃。”郑老九不在意地说。

他是艺高人胆大,可楚榆刚做买卖,还是想降低损耗,只是这年头没有专门放鹌鹑蛋的托槽。

她余光瞥见地上的木屑,忽然灵光一闪。

前世,楚榆网购过一次海鲜澳龙,商家就用锯末也就是木屑来运输。

龙虾收到时没有一点损坏,要是用木屑填充到木抽屉里,把鹌鹑蛋周围的空隙填满,来起到防撞的作用,是不是会更好些?

楚榆跟郑老九说了自己的想法,郑老九也是一愣,乡下人都用稻草、晒干的玉米棒做填充物,他还没想过用木屑,不过木屑弄碎了确实更实用些。

“你这丫头脑子也灵活,”郑老九笑笑,“叔这什么都不多,就木屑多,喏,地上这一大滩,你想要多少抓多少!”

没等楚榆动手,舒爱国就帮她把事情给干完了,没办法,当舅舅的舍不得外甥女受苦,外甥女这细皮嫩肉的哪像能干粗活的?

舒爱国想到这,又一次在心里把周建安骂个狗血淋头。

听说家里来人了,郑老九的媳妇从地里赶回来,等她扛着锄头赶到家门口,就见舅甥俩人推着车往外走。

郑老九结婚时,舒爱国还来闹过洞房呢,他媳妇认识舒爱国,就笑道:

“我当是谁呢,你来了,怎么着也得留下来喝两盅。”

余光瞥见猪肉和苹果,郑老九媳妇就更热情地挽留,只是时间不早了,楚榆还想拖着一千个鹌鹑蛋去德阳市售卖呢,舒爱国也得回山关,从这里骑回去可不近,至少要五六个小时,如今还没开始严打呢,路上治安不好,得赶在天黑前回去。

“今天就不麻烦了,下次我过来再陪老九喝两杯。”舒爱国说。

郑老九媳妇也就不留他们了。

这一天骑了太久自行车,楚榆的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只是没法子,不回去就只能住招待所,招待所需要介绍信,价格也不低,做小本生意的哪能舍得花这个钱?

累点就累点吧,索性年轻,骑一段路就下来推着走一段,捏捏小腿继续前行,饿了就路上买点饼吃,八三年的农村路段,别的铺子不多,卖饼的倒是挺常见。

一路走走停停,等楚榆赶到德阳市区时,已经晚上六点了。

舒爱国有点担心她,“太晚了,你一个姑娘家不安全。”

“没事的,二舅,我去医院找我妈,在医院租个椅子睡。”

天色将晚,骑车回二舅家,睡不了几个小时就要起床来德阳,楚榆体力远远不如舒爱国,今天骑了太久自行车,腿酸的不是自己的了,真的无法再承受来回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车程。

再者鹌鹑蛋颠簸,容易有耗损,倒不如在德阳住着,明天卖完鹌鹑蛋后再回去。

“行,我还要赶路,就不去看你妈和楚楚了,等楚楚做手术我再过来。”

“好的,二舅。”

告别舒爱国,楚榆骑车往市立医院去了,舒蕙见了她很激动,“楚榆,你怎么来了?”

楚榆打开手里抱着的木箱子给舒蕙看,说了买鹌鹑蛋和鹌鹑苗的事。

舒蕙一愣一愣的,感觉就跟听天书似的。

昨天还说卖夜明砂,怎么才一天功夫,楚榆就决定要卖鹌鹑蛋,卖鹌鹑蛋就算了,还要买鹌鹑苗自己养鹌鹑?

并且都把这事给安排妥当了!

这闺女未免太能干了点!

舒蕙想着闺女在周家处处不受待见,经常被蒋美凤言语打压,即便有想法也不敢实施,如今出来寄住在舒家,舒爱国又是个能纵容的,可不就容着她想干啥就干啥吗?

舒蕙把闺女的变化归结为这一点。

“这买了多少钱的鹌鹑蛋?”

“三十。”病房内没人,楚榆也就说了。

“什么!”舒蕙万万没想到闺女一出手就是三十块,这要是卖不出去可怎么好!

舒蕙焦急万分,一层层拿出木抽屉,手伸进木屑里把鹌鹑蛋拿出来看,连看了三十个都是好的,外壳一点裂纹都没有,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我给放在病床下,咱们娘仨一起看着。”

这一层楼都是大通间,最多的一个病房有二十张床,就楚楚分到的这个靠走廊的小房间,床铺少,只有三张床。

“昨天不是还有人住吗?”

“靠里那张床的老太太得了眼疾,做手术要五百多块钱,老太太养了七个儿子,没一个愿意给老太太治病的,这不,刚才大儿子出院手续都没办,偷偷带老太太走了,说是回家不治了。 ”

舒蕙也是挺感慨的,一娘能养十儿女,十儿难养娘一人,遇上不孝顺的儿子还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不过她哪有资格同情别人,她也不比老太太好什么,唯一的儿子还被蒋美凤给养歪了。

说到底,她这个当妈的也有责任。

不多时,外面这张床的人进来了,看样子年纪跟舒蕙差不多大,不算友善的视线在楚榆身上停留了几秒,就背过身睡下了,十秒钟不到,如雷的呼声就响了起来。

前世楚榆陪过床,知道病房内难免遇到这种情况,隔壁病床没人,她也就不用租躺椅了。

这年头人都起得早,次日五点多,医院就响起洗漱声,楚榆睡了个好觉,腿上酸痛缓解不少。

舒蕙拿着搪瓷茶缸去医院食堂打了饭,楚榆吃了几口就饱了,原主饿习惯了,真的是小鸟胃,楚榆一点都不敢多吃。

“姐,我帮你一起卖鹌鹑蛋吧!”楚楚在医院闷得慌,拉着楚榆胳膊不放。

楚榆拍拍她的脑袋,“不用,护士随时进来给你做检查,再说手术前要照顾好自己,不能感冒,你还是留在医院吧!”

楚楚嘟着嘴,“好吧!”

“听话,姐买冰棍给你吃。”

楚楚就开心了,“一言为定!”

医院附近有一个自由市场,不同于国营市场,自由市场是由个体商贩自发形成的,因为没有摊位费,自由市场野蛮生长,不仅价格实惠,种类也多,人流量比国营市场多好几倍,每逢集会时更是人挤人。


路边的一辆军绿色吉普车里,赵磊坐在后座,米飞坐在副驾驶,俩人一左一右跟戴东林说这事。

“咱们广省那边的路子已经铺好了,公司成立后从水里进了两批货,一批送去京市了,一批下周送到德阳来,下个月货会从广省的南海行政区过来,哥,批条的事就全靠你了,咱们家老爷子怎么说来着?”赵磊抽着烟问。

米飞吊儿郎当道:

“还能怎么样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老爷子就想送东林哥去部队,可咱东林哥立志在商海浮沉,这不,上周被老爷子关在了家里……不过!咱东林哥继承了祖辈的大无畏精神,宁死不屈,从三楼跳了下来,可惜跳下来时被老爷子发现了,老爷子站在三楼一声吼,东林哥就把脚给崴了。”

米飞绘声绘色的,赵磊听得乐呵,“这崴的不轻啊?咱哥这腿还能用不啊?”

“别的腿能不能用我不晓得,但这第三条腿是绝对能用的!”

米飞乐极生悲,头顶被戴东林狠狠敲了一下。

“哎呦,哥!我哪句话说的不对?”

戴东林抽了口烟,眼神有股狠劲儿, 凉飕飕道:“再多话我废了你第三条腿!”

米飞狠狠捏着嘴唇。

“言归正传,批条没问题,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要来德阳,赖在我姑家不走?”戴东林抖落着烟灰,“现在国家允许私人运输了,但路上检查也多了不少,叫老马那边小心点,上周秦卫东有批货被人扣了,求爷爷告奶奶,找了不少关系才把货给弄回来。”

赵磊说:“行,我回头跟老马说。”

“哥,咱这批货要是搞下来,至少得赚这个数!”米飞竖了五根手指。

“这才到哪啊?”戴东林看不上这点钱,从港城那边倒卖电子表、收音机、电子钟来内地贩卖,虽然不少赚,可离他的目标还差老远,“去年秦卫东一张批条赚了五十万,这次还不是被人扣了?总之,在外面低调点,低调点没坏处。”

米飞和赵磊都点头,他们三人脑子活,从小又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政策一放开就钻空子赚钱了,这几年真是没少赚,可戴东林胃口大,路子又野,赚多少钱都不放在眼里。

米飞忽然摇下车窗,眼睛一亮,激动道:

“东林哥,那不是前天咱在医院遇到的,想要关爱你的妹子吗?”

赵磊凑过去,“谁想关爱咱哥?”

“磊子,你不知道前几天有多好笑,咱哥拄着拐去医院看脚,这妹子见着咱哥,竟然给咱哥让位置,说要关爱残疾人士……”

话音刚落,车门打开,又砰地一声关上。

米飞一脸懵,看着他东林哥又把吉普车后车厢的的拐拿出来了。

“哥,医生不是说你脚没问题吗?你这是去哪?”

戴东林左手拐右手烟,撂下一句话:

“求关爱!”

“啥???”米飞和赵磊面面相觑。

“老子从小缺爱,你们不懂?”

凉风徐徐,等楚榆推着自行车走到自由市场时,依旧热的一身是汗。

自由市场来了不少摊贩,有卖红薯,卖鸡蛋,卖瓜子,卖肉的……也有卖各种票据的。

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农贸市场丰富,可在物资缺乏的八十年代,自由市场的意义可非同一般。

楚榆初来乍到,找了个靠尾端的位置,这里靠制药厂北门,北门人流量小,摊贩们不爱来这边,都沿着大马路摆摊。

楚榆把自行车屁股朝外支好,刚把木抽屉里的锯末理干净,隔壁一个穿着还算讲究的大娘就围了上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