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落秋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李枭何雨住结局免费阅读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番外

李枭何雨住结局免费阅读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番外

观祗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时间一晃过了一星期。这些天李枭过的很规律。四合院、学校,两个地方来回跑。接过叶教授的辅导,也终于梳理好了接下来要学的东西。这也让他学习速度加快了不少。做完手上的一道题,刚活动了一下身体,李枭就听到外面有人好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谁啊?来了”,答应了一声。李枭连忙向外走去。走到屋外,李枭就看到李彤正在和邮递员在交谈。“哥,有你的信?”。李彤知道李枭写书的事,看到回信有些期待。“你就是李枭同志吧?恭喜你,你的投稿通过了。”。结果信李枭有些疑惑:“同志,你怎么知道我投稿通过了?”。“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要没通过稿子会跟着信一块寄回来,不可能这么薄”,邮递员笑着指了指李枭的信封。“哥,你真厉害,你要成为作家了?”。李枭还算淡定,以《小兵张...

主角:李枭何雨住   更新:2025-05-13 16: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枭何雨住的其他类型小说《李枭何雨住结局免费阅读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番外》,由网络作家“观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时间一晃过了一星期。这些天李枭过的很规律。四合院、学校,两个地方来回跑。接过叶教授的辅导,也终于梳理好了接下来要学的东西。这也让他学习速度加快了不少。做完手上的一道题,刚活动了一下身体,李枭就听到外面有人好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谁啊?来了”,答应了一声。李枭连忙向外走去。走到屋外,李枭就看到李彤正在和邮递员在交谈。“哥,有你的信?”。李彤知道李枭写书的事,看到回信有些期待。“你就是李枭同志吧?恭喜你,你的投稿通过了。”。结果信李枭有些疑惑:“同志,你怎么知道我投稿通过了?”。“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要没通过稿子会跟着信一块寄回来,不可能这么薄”,邮递员笑着指了指李枭的信封。“哥,你真厉害,你要成为作家了?”。李枭还算淡定,以《小兵张...

《李枭何雨住结局免费阅读四合院之回到50搞科研,脑洞大开番外》精彩片段


时间一晃过了一星期。

这些天李枭过的很规律。

四合院、学校,两个地方来回跑。

接过叶教授的辅导,也终于梳理好了接下来要学的东西。

这也让他学习速度加快了不少。

做完手上的一道题,刚活动了一下身体,李枭就听到外面有人好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

“谁啊?来了”,答应了一声。

李枭连忙向外走去。

走到屋外,李枭就看到李彤正在和邮递员在交谈。

“哥,有你的信?”。

李彤知道李枭写书的事,看到回信有些期待。

“你就是李枭同志吧?恭喜你,你的投稿通过了。”。

结果信李枭有些疑惑:“同志,你怎么知道我投稿通过了?”。

“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要没通过稿子会跟着信一块寄回来,不可能这么薄”,邮递员笑着指了指李枭的信封。

“哥,你真厉害,你要成为作家了?”。

李枭还算淡定,以《小兵张嘎》的质量,通过还是没问题的。

倒是李彤兴奋的差点蹦起来。

“小点声,别让别人听见了。”,李枭连忙提醒道。

被这么一说,李彤一下捂住了自己的嘴,看到周围没有熟人,这才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哥,咱们快点回去,我要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那可爱的模样,让李枭都有些忍不住想捏了捏她的脸。

索性直接就把信递给了她。

接过信李彤迫不及待的跑回了屋。

“李枭同志”。李枭跟在后面刚走了两步,就被一个人给叫住了。

来人李枭也见过两面,是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这人身边,还跟着一个戴着一副玳瑁眼镜的三十多岁男子。

看到那人李枭多看了两眼,这才笑着道:“周哥,你怎么有空来这边了。”。

“这不我送个人过来”,说这周哥指了指旁边的男子。

“这位同志叫阎埠贵,这不是红星轧钢厂要成立一个小学吗!他就是新来的老师,被分配到了你们院,正好和你对门”。

说完周哥转头又给阎埠贵介绍道:“这位同志叫李枭,是咱们这一片难得大学生,也是文化人,你们可以多交流交流”。

一听李枭是大学生,阎埠贵立刻热情了起来,伸出了手:“李枭同志你好,今后要你多多照顾了”。

“你好阎老师,我年纪还小,要照顾也是要你多照顾”,李枭也伸出手握了一下,客气道。

聊了两句,几人就进了四合院。

周哥领着阎埠贵看房,给他介绍一下院里人,相互认识一下。

要不然没人领着,阎埠贵想进院都难。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特色,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一些小偷或者是特务。

李枭也回了家。

刚回进屋,李彤就拿着信一脸兴奋的来到了李枭面前:“哥你太厉害了,你快看看。”。

接过李彤递过来的信,李枭看了两眼,上面说了很多,大多都是夸赞,还邀请他去编辑部一趟,谈谈这部作品。

最后还付上了一张350元的支票。

李枭算了算,这相当于千字八元。

对于这个年代的稿费李枭有过了解,分6个档次,4元、6元、8元、10元、12元,和最高的15元。

他一个新人能拿到八元,算可以了。

看着支票上面的数字,李枭也有些欣喜,《小兵张嘎》全书可是有130多万字,就凭这一本书,他就至少能赚一万多。

一万多不说在这个年代,就说在八十年代,也可以说是有钱人,要不然也不会有万元户一说。

而这还只是连载的费用。

如果将来能出版,李枭还能获得一笔费用。

“小彤走,哥带你们出去玩,咱们中午去吃烤鸭”,拿到稿费李枭也很高兴,就想着带两个妹妹出去改善一下生活。

一听烤鸭,李彤眼睛都是一亮,她只听说过烤鸭,但还从来没有吃过:“哥,那我去叫小妹”。

说着就高兴的往外跑。

“没说完呢!别急啊!”,李枭没好气的叫住了小妹。

“别忘了把雨水叫上,今天何叔托我照顾一下雨水,咱们出去了不能把她丢在家里”。

“哥,我知道。”。

看着李彤出了门,李枭叶进屋换了一身衣服,就领着几人出了四合院。

“哥我们去哪玩啊!”。

出了门李彤问道。

对于这个年代的四九城哪里好玩,李枭还真不知道:“你们想去哪啊?”。

“哥咱们去故宫吧!我听老师说那里有很大的头像,说那里是原来皇帝住的地方”。

听到李枭的问话,李颖连忙回答道。

李枭没急着答应,而是又看着何雨水、李彤两人问道:“你们呢?”

“李枭哥哥,我也想去故宫。”。

“那哥,咱们就去故宫吧!”。

“行,那咱们就去故宫”,他们住的地方距离故宫并不远,不过有两个小孩,还是等了一趟公交车。

这个年代的公交车不像是后世,不是油车,而是煤气车,烧的是煤气,每个车顶上都有一个大大的煤气包。

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西方的封锁,再加上产油不足,只能用这种办法来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

想要改善这一问题,至少也要等到大庆油田的开采。

坐上车。

不到5分钟几人就到了故宫附近的站点,又步行了几分钟,这才到达了故宫。

此时的故宫还在大修,有不少工人匆匆忙忙的穿梭于各种建筑之间,游玩的人并不是很多。

进了故宫景色也是让李枭有些失望。

很多地方都长满了杂草,一副腐朽破败的景象。

李枭记得原来看过一段视频,故宫第一次大修,单垃圾就清理出了25万立方米。

或许对此大家没多少概念,但如果换算一下大家就能明白,这些垃圾如果能修道的话,足可以修一条从四九城到津门的路。

由此可见当时的故宫破败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虽然体验没有后世那么好,但很多地方现在都能进去,这样是让李枭满足了上一世的好奇心。

心中有些期待。


毕竟这么好吃的卤在他看来,足以成为—门赚钱的手艺。

李枭倒是没在意,不过这倒给他提了—个醒,现在可不像后世信息传递那么发达。

很多东西—查都能查到,根本就不是秘密。

但这个年代不同,—道菜的配料怎么做,如果没有师傅教,外人根本就不可能学会。

这—点从何大清收到鲁菜配方后,对他热情的程度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把—些菜方送给—些大师傅,让那些大师傅收—两位徒弟,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想着这些,李枭打算改天找人打听—下,看看这事能不能成,能成的话就问问家里人谁愿意学厨。

这总比学钳工、铆工强之类的安全—些。

正想着这些,忽然院子里传来了—阵吵闹声,听那声音还很熟悉。

这让李枭忍不住走到了门口,向外看去。

结果和他心里想的—样,何雨住、许大茂又吵了起来,这两位可以说是—对冤家。

平时许大茂上学,何雨住学厨,谁也看不到谁,倒也相安无事。

但—到了何雨住放假在家,两人准的吵起来,—个月总有那么—两次,看的李枭都有些无语。

也不知道这俩货平常都看不到对方,为什么还能—见面就能吵起来。

“孙砸信不信老子今天打死你”,何雨住指着许大茂骂道。

“孙砸爷爷还就不信了,你今天打—个试试,看看国家管不管,现在可不是旧社会,现在是新社会要讲法律。”。

“我还就不信了,就算公安来了,我打你他们也管不着,让你说我的坏话,你就该打”。

何雨住—脸的气愤。

许大茂—脸的冤枉:“傻柱你别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说你坏话了,你拿出证据来,我真没说你坏话,我要说了我就是你孙子。”。

“你就是我孙子,大丈夫敢做敢当,别学没卵子的东西,敢做不敢当”。

看解释不清,许大茂是真的被气到了:“何叔叫你傻柱还真没叫错,我看你是真的傻,别人说什么你都信,放个屁都是香的,何叔生了你这么个儿子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孙子你再说—个,信不信我现在就打死你,你还说没说我坏话,你刚刚那说的是什么?”。

许大茂也是振振有词,气势—点也不弱:“刚刚是刚刚,这不算,我们现在说的是以前,我说了没说就没说,大丈夫—个唾沫—个丁,敢作敢当。”。

“你还大丈夫,我看你就是—个小人,敢做不敢当,说了不敢承认”。

听着两人对骂,李枭算是看明白了,这是何雨住听说许大茂说他坏话,来找他算账了。

至于说许大茂究竟说没说,没人知道。

不过就以两人的关系来讲,李枭相信院子里人绝大部分都会下意识认为,许大茂说了何雨住的坏话。

“傻柱你既然说我说了你的坏话,那么就拿出证据来,要拿不出证据,就把那个人叫出来当面对质,我倒要看看是那个生孩子没屁眼的人在造谣,还是你何雨住故意找茬”。

“许大茂我告诉你我不吃你这—套,别人好心告诉我,结果我给她出卖了,我可不像你—样是个小人”。

“小人说谁呢?”。

“小人说你呢!”,何雨住刚出口就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立刻有些恼羞成怒:“孙子看我不打死你”。

徐大茂见此拔腿就跑,见何雨住马上就要追上自己。


特别是爆炸的威力比没良心大炮还要大。

“营长,刚刚是我第一次发射还不熟悉,我感觉发射的距离还能远。”,这个时候发射的炮手开口道。

这让营长眼睛都是一亮:“还能远多少?”。

“至少四五百米”,炮手想了一下道。

“那还等什么,快,再试试”,营长有些迫不及待道。

见此李枭连忙拦了下来,这一次的炮弹总共就两发,另一个装的还是白糖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他也是一次混合这玩意,心中也没底。

这要试也要等下一批出来。

“营长你先冷静一下,另一个炮弹里面装的是新的爆炸物,我想的是先试试它爆炸的威力,你看能不能找一栋废弃的房子,也试试这种大炮能不能打准,毕竟这是根据没良心大炮改进的,没良心大炮的缺点你也知道,这一个要试试”。

听李枭这么说,营长也冷静了下来:“李枭同志,你说得对,是我太兴奋了”。

“小马听见没,赶快找实验的地方”。

“是,营长”。

看到了爆炸的威力,战士们干劲都很足,没一会就找到了一栋原来小日本建设的废弃的碉堡。

炮手根据经验,把炮台架设到了500米外,刚刚发射时,他就发现了这种大炮准头不够。

距离太远了根本就打不准,不过在这个距离,他还有信心试一试。

准备完毕一炮下去,远处轰的一声响起。

这一次爆炸的声势比上一次还要大,本来就已经废弃的碉堡,被这么一炸,直接轰塌了一大半。

这让周围上过战场的老兵直接张大了嘴。

他们知道这种大炮的威力大,但远没想到李枭弄出来的混合物,威力竟然比上一次的还要大,这如打小鬼子时就有这种大炮。

小日本的碉堡、炮楼根本就挡不住他们,也不用牺牲那么多兄弟。

到是炮手皱着眉,他刚刚本想打碉堡的中间,但没想到还是偏了,这准头虽然比没良心大炮好。

但却比不上正规的大炮。

“李枭同志这种炸药的配方都有谁知道”。看到这一次爆炸的威力,杨排长立刻想到了配方的事。

“这件事就我和我的几个同学以及赵教授知道,不过比例就我一个人知道。”。李枭老实回答道。

闻言杨排长松了口气:“那就好,记住从现在开始你们不要再往外说,要注意保密”。

看到杨排长这么郑重,李枭几人连忙点头,就算杨排长不提,他们也知道轻重,这种事情他们肯定不会往外说。

“还有制造的图纸都有谁看过。”,想起这一茬杨排长又问道。

李枭就把看过图纸的人都说了一遍。

杨排长把名单记下后,就匆匆离开了营地,如果这种炮弹威力没这么大也就罢了!

但这么大的威力必须要重视起来。

“真有这么大的威力?”。

一间办公室中,一个老人听着杨排长的报告,也是有些不敢相信,现在刚刚建国不久,百废待兴。

一款大炮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只不过唯一不足的就是能打击距离的太近,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造价,比传统的大炮便宜了很多。

特别是听说硝酸钾和白糖混合物,竟然比炸药的威力还要大。

老人更是有些吃惊。

“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老人问道。

“配方知道的人不少,但都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配方的比例就李枭同志一个人知道”。


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你们是国家的希望,拿着,这是上面给你的嘉奖,李枭同学希望你再接再厉,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说着院长递给了李枭一封嘉奖信和100块钱奖励。

李枭手就接过感谢道:“谢谢院长,我一定不负所望,一定会努力建设好这个国家。”,出了办公室李枭打开信看了看,看到上面写的内容,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让自己冷静了一下,这才去了赵教授的办公室。

煤气罐大炮已经搞完。

李枭想着一鼓作气把哈玛斯火箭弹也搞出来。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李枭心中也有了些底气,只要材料够,一天的时间内他就能把火箭弹搓出来。

这可不是他自大。

而是哈玛斯火箭弹制作本身就很简单。

原料就几种,白糖、硝酸钾,这两种混合之后能变成推进器,这会放在火箭弹的最底部。

在中间放的则是钢珠,这也是增加火箭弹杀伤力的一种方法,在往上就是炸药。

最上面就是引线装置。

这个引线装置稍微服复杂,由两部分构成,第一个就是装满火药的子弹壳,第二是一个带有弹簧的撞针。

这样就能组成一个碰撞引信。

至于发射架就更简单,就是一个可以调整角度的支撑架。

有了上一次的成功,这一次赵教授问都没问,听到李枭要的东西直接答应了下来。

李枭打算,把哈玛斯4种型号的火箭弹全部都造出来。

不过说是4种型号,但其实造法都差不多,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小。

像是哈玛斯1号,他长不足0.8米,全弹质量也只有约5.5公斤,当然相对应的他的射程也最小,最远也只有4千米。

哈玛斯2号则要比1号好很多,最大射程在10千米,但相对的它的全长达到了1米,重量更是在30公斤左右。

至于最厉害的4号,虽然最大射程能达到17千米,但它的全弹质量达到了90公斤。

这几种可以说各有优缺点。

小的好携带方便运输,对于我军这种以轻步兵为主的部队来说,很适合,但缺点就是威力小。

大的威力虽然大,但运输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这是李枭能想到的一些问题。

但他毕竟没上过战场更没打过仗,具体如何,还是要真正上过战场的人来判断。

一间厂房内,李枭一众人正在讨论。

“李枭同志,发射器做了出来你看看行不行?”,说话的是军工厂调来的一位师傅。

为了不浪费时间、材料。

商议过后,李枭决定先把哈玛斯1号制作出来。

看着眼前的简易发射具,李枭试了试。

这个发射器由三个部分组成,支撑杆、滑轨以及底钣,滑轨和支撑杆之间,底钣和滑轨之间,都用的是铰链连接。

在底板和支撑架上都有长的钉子,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起到一个驻锄的作用。

“师傅,你这手艺没得说”,李枭夸赞道。

“哪里哪里,比不上你们这大学生,你们才是真的厉害”。师傅由衷夸赞道。

最后随着炮弹组装完毕。

火箭弹又被拉到了试验场。

看着眼前这一枚火箭弹,杨排长和基地的那位营长有些期待,想看看这一次李枭的发明的武器威力有多大。

在最后检查一遍后,随着一声令下。

火箭弹直接飞了出去。

这一次还是和上一次实验一样,没有先测试精准度,而是测试的距离和爆炸的威力。


李枭念头一动就出了空间,和妹妹说了一声后就出了四合院。

向着京城大学走去。

虽然现在学校放假了,但在学校还有老师值班,李枭想着看看能不能找个老师辅导他一下。

再不济有问题了,也能找个人请教请教。

京城大学距离南锣鼓巷有点远,这一次李枭没靠双腿走过去,而是等了一趟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也叫“铛铛车”,之所以被这么称呼,这是因为在司机旁边,有一个铃铛按钮,一路上时不时都要按铃铛来提醒人们不要挡路。

这才有了“铛铛车”的称呼。

50年代初四九城的这种车的路线还不多,只有十来条,直到50年代中期才增加到60多条。

那个时候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都能坐着电车抵达。

不过现在还不行,李枭坐了20多分钟,下车后又走了10分钟左右这才到了京城大学。

看着学校大门口的门牌,李枭有些感慨。

这可是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学校。

“李小子你看什么呢?”。

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吓了李枭一跳,转过头这才看到一个大爷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他旁边,正抬头望着门口的门牌。

左看看右看看,可什么都没看到。

这让他有些疑惑,不知道李枭看到了什么才这么入神。

“王大爷,你这吓了我一跳,你怎么走路还没声啊?”。

“嘿!你小子还怪我了,你在这里站了这半天看什么呢?要不是小孙看你有些眼熟,通知了我一声,早就把你抓起来了。”。

这让李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这不是有些感慨吗!差点就再也看不到这个大门了”。

王大爷闻言拍了拍李枭的肩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没事就好。”。

又和王大爷闲聊了两句,李枭就进了学校,来到了办公楼前,正当他想着上楼时,一个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枭你怎么过来了?身上的伤没事了吧?”。

叫住李枭的是一个身高约莫一米八的男子,看到李枭,他一脸惊喜的问道。

李枭则有些茫然,在他记忆中是有这么一个人,但却有些记不起他是谁。

“你是?”。

这一句把那人问的有些疑惑的啊了一声,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又道:“不是,你没事吧?我建功,你怎么了?”。

闻言李枭这才连忙解释了一下。

这让白建功有些生气骂了起来,骂完这才介绍起了两人的关系。

李枭这才知道,白建功和他是同班同学,也是和他一起参加机械设计比赛时的小组成员之一。

“你找赵教授?他没在办公室,现在实验室呢?你等等我赵教授让我帮他拿点东西,一会我带你去”。

说着白建功小跑着上了楼,再回来时手上拿着一个档案袋。

原主的记忆告诉他,这里面应该是装的一些研究资料,不过具体是什么李枭没有多问。

这一点规矩他是懂得。

在白建功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了实验楼。

跟着他进入了一间实验室。

说是实验室,但这年代的实验室也很简单,就是一张大桌子上,放着很多瓶瓶罐罐,有粉末也有液体。

在桌子上方,还有一盏十分大的灯。

他们进来时赵教授正在和几名学生打扮的人讲着东西,看到李枭进来,也只是稍微顿了一下。

听了一会李枭才听明白,这是要改良白炽灯。

现在的白炽灯,不但能耗高,寿命还不行,还易碎易炸,最重要的是不稳定,会时不时的频闪,这个是硬伤。

赵教授想要改良这些缺点。

李枭记得原来抖音上看过灯的发展史,白炽灯之后就是卤素灯,不过卤素灯要等到60年代左右才被美国改良出来。

改良好像也很简单。

因为从本质上讲,卤素灯也是白炽灯,发光体都是用的钨丝,不像是led灯,改变了发光体,用上了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

只不过卤素灯和白炽灯不同的是,卤素灯里面注入了卤素气体,这种气体能够与高温下的钨丝进行化学反应,在冷却后又能使钨元素重新凝固在钨丝上。

这样一来就能提高使用寿命以及发光效率。

不过李枭听赵教授所讲,是想着找到一种新材料来替代钨丝,这明显是走错了方向。

这想找到新材料可不容易。

led灯上的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可不是这个年代能做的出来的,就算能做出来,但成本也会比白炽灯高的多。

赵教授讲完,就开始让下面的人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着几个同学想法,李枭感觉有些头痛,他只能听个半懂,就这半懂还是靠着原主的记忆。

很多名词他听都没听说过。

看赵教授时不时望向自己,这让李枭有了一种要被老师点名的错觉,

果不其然,在一个人说完。

赵教授就看向了李枭:“李枭你也说说你的想法?”。

看众人看向自己李枭有些紧张,长出了口气这才道:“教授,我听说爱迪生发明灯泡,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做了7000多次实验,这才实验成功,发明出了灯泡,

在这基础上想要找到比钨丝还要好的材料,我感觉这太难了,那我们是不是能换一个思路,我记得钨丝在高温下能够与卤元素产生反应,那么这种反应会不会改善白炽灯。”。

“反应?对对,卤元素能和钨产生反应,循环再生”。

被李枭这么一提醒,赵教授眼前一亮,整个人都有些激动,迫不及待的开始推倒。

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推导了出了碘、溴这两种卤元素,在与钨反应时最适合。

这让周围几个人都很高兴。

“李枭我算是服了”,白建功佩服道。

“我真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我们原来想的都太复杂了,李枭你这可厉害了”。

听着同学的夸赞。

李枭越听越没底,毕竟这些都是他抄来的,连忙解释道:“大家别这样夸我,这还只是推测还没成功,万一要不对呢。”。

“李枭你别谦虚,我有预感这一次肯定能成功。”。

最后还是赵教授拍了拍手,打断了众人的夸赞:“李枭同学说得对,科学实验讲究的是严谨,等到实验成功咱们再庆祝”。

虽然赵教授话这么说,但心中其实也是感觉这一次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随后他邀请道:“李枭同学你要不要加入我们的实验小组。”。

面对赵教授的邀请,李枭连忙摆了摆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苦笑道:“赵教授,我被打了一下,有些失忆,很多东西都记不起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