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落秋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宠她入骨!世子爷的追妻日常完结txt

宠她入骨!世子爷的追妻日常完结txt

把酒叙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宠她入骨!世子爷的追妻日常》,现已完本,主角是谢观澜闻星落,由作者“把酒叙”书写完成,文章简述:上一世爹娘和离,母亲改嫁镇北王,姐姐贪图富贵,选择跟随母亲嫁进王府,认镇北王为父,成了锦衣玉食的王府小姐。而她和三位哥哥跟着县令父亲生活。后来父亲被皇帝召回京城封为尚书,她嫁给当朝太子,而姐姐却被镇北王府草草嫁给一个粗使小吏,受尽婆家磋磨。于是她嫁进东宫的那日,父兄竟然把她绑了起来,安排姐姐替嫁太子。直到死,她才知道原来父兄这些年一直厌恶她,他们只爱单纯柔弱的姐姐。再次睁开眼,她回到了爹娘和离的那年。这一世,姐姐突然改口要跟着父亲,要嫁太子。她果断放弃父兄,随改嫁的母亲进入王府。岂料前世对姐姐不屑一顾的王府继兄们竟将她宠成至宝,而昔...

主角:谢观澜闻星落   更新:2025-06-26 07: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观澜闻星落的现代都市小说《宠她入骨!世子爷的追妻日常完结txt》,由网络作家“把酒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宠她入骨!世子爷的追妻日常》,现已完本,主角是谢观澜闻星落,由作者“把酒叙”书写完成,文章简述:上一世爹娘和离,母亲改嫁镇北王,姐姐贪图富贵,选择跟随母亲嫁进王府,认镇北王为父,成了锦衣玉食的王府小姐。而她和三位哥哥跟着县令父亲生活。后来父亲被皇帝召回京城封为尚书,她嫁给当朝太子,而姐姐却被镇北王府草草嫁给一个粗使小吏,受尽婆家磋磨。于是她嫁进东宫的那日,父兄竟然把她绑了起来,安排姐姐替嫁太子。直到死,她才知道原来父兄这些年一直厌恶她,他们只爱单纯柔弱的姐姐。再次睁开眼,她回到了爹娘和离的那年。这一世,姐姐突然改口要跟着父亲,要嫁太子。她果断放弃父兄,随改嫁的母亲进入王府。岂料前世对姐姐不屑一顾的王府继兄们竟将她宠成至宝,而昔...

《宠她入骨!世子爷的追妻日常完结txt》精彩片段

闻星落是第二次进谢观澜的书房。
第一次来的时候因为是在夜里,自己又犯了错,因此惴惴不安,没怎么细看他的书房。
今日过来,她才发现他的书房端肃古朴,几乎没有装饰任何古玩珍宝,只有堆积成山的古籍旧书和各种字画。
转进内室,她瞧见一座博古架上摆满了印章。
各种材质都有,芙蓉石、荔枝冻、寿山石、鸡血石、封门青等等,大约都是谢观澜的藏品。
谢观澜挑了几本适宜女子临摹的字帖。
瞥见闻星落的目光,他道:“喜欢印章?”
闻星落绞了绞帕子,轻声:“我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印章吗?”
就像大哥和姐姐那样。
拥有刻着自己名字的私印,平日里收藏在随身的荷包里,既可以在自己作品的角落上篆刻出一方朱红印记,也可以在买来的书本上盖个戳,表明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闻星落一直觉得拥有印章是很风雅的事,仿佛自己也成了读书人。
直到察觉旁边的视线里多了几分探究,她才回过神,想起自己是在和谢观澜说话。
这个人面善心黑,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不定又要怎么嘲笑自己。
她很快改口,从那些印章上收回视线:“我只是随口说说。”
她接过谢观澜手里的那几本字帖,认真地福了一礼:“多谢世子爷。我看完之后,会完好无损地还给您的。”
谢观澜目送她离开。
少女系在髻后的碧绿丝绦,随着她的脚步扬了起来。
那样鲜丽翠亮的颜色,轻柔地飘过他的书房。
像是春天曾经来过。
青年修长如根骨明玉的手掌无意识抓了抓。
仿佛是想留下这片刻的春天。

就在闻星落专心练字之际,闻家。
因为宅院不大的缘故,兄妹几个共用一间书房。
闻月引撑着脸坐在窗下,一手握着毛笔,却没什么心思练字。
反正她的字一向很不错,前世就被夫子选上在羲和廊展出,想必这一世也能被选上。
她想着,笔尖在宣纸上游走,逐渐勾勒出一个英俊的侧脸。
皇太子……
还要再等两年,她才能跟着父亲进京,和皇太子定下婚事。"



老太妃也有些不太高兴。

谢靖轻咳一声,念及闻月引好歹是自己王妃的亲闺女,只得吩咐丫鬟跟过去瞧瞧。

闻如风和闻如雷都有些尴尬。

闻如风知道自己二弟主意最多,见现在的局势对他们不利,只得询问闻如云:“二弟,你看这事如何是好?”

闻如云清隽温润的面庞上,掠过一丝狠辣。

他的眼神像是淬了毒般扫过闻星落,低声道:“归根究底,都是闻星落的错。要不是她,月引何至于背负那么大的压力,被迫上场献舞?!她明知月引身子不好,却还想事事压她一头,可见心肠之歹毒!”

闻如风拧着眉:“咱们得想办法,让月引赢过她。”

闻如云阴恻恻一笑。

待到酒过三巡,闻如云忽然起身走到主桌旁。

他恭恭敬敬给老太妃敬了酒,道:“我们这趟过来,还给星落带了礼物。”

闻星落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闻如云取出一把戒尺,亲昵地笑道:“星落,你瞧瞧这东西眼不眼熟?”

闻星落原本饮了半盏果酒,正脸颊醺红。

在看见戒尺的刹那,她瞬间脸色煞白。

七岁那年,她曾跪在雪地里,高高举起双手,被这把戒尺抽打了整整五十尺,直打得手板心皮开肉绽满是鲜血。

起因是她弄坏了闻月引的毛笔。

那年,女夫子登门教闻月引读书写字,闻月引身娇体弱,冬日里不能随便碰水,于是为她清洗毛笔砚台的杂活儿就落在了自己身上。

可她那时还小,又没接触过毛笔,不知道那是很精贵的东西。

她怕洗不干净挨骂,就先把毛笔泡在了热水里,结果直接泡坏了。

闻月引瑟缩在大哥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大哥心疼坏了,罚她跪在雪地里忏悔。

二哥站出来说,闻月引的那几支毛笔价值整整五两纹银,是他们三个攒了很久的钱才买来的,如果仅仅只是罚跪,还不足以长记性。

他拿来戒尺,要打她的手板心。

闻星落那时年岁尚幼,在家里打破一个碗都会挨骂,如今被所有人谩骂指责,便觉得真的是自己的错,自己竟然那么不懂事,竟然弄坏了如此贵重的东西!

于是她不敢反抗,生生挨了五十戒尺。

后来二哥把那把戒尺悬挂在她的床头。

二哥要她每天早晚都能看见这把戒尺,以此长长记性。

闻星落放在膝上的双手,不自觉地微微蜷起。

仿佛又回到了七岁那一年,手板心被活活打烂,红肿着长满冻疮,煎熬着度过一整个漫长的冬天……

她正轻锁眉头,一只温暖的手掌突然按在了她的手背上。

她望向身侧的谢拾安。

少年嚣张地挑了挑眉,无声道:“我以前和你说过什么?”

——闻星落,你现在可是镇北王府的小姐!

闻星落稳了稳心神。

她没觉得自己是金尊玉贵的王府小姐。

但她毕竟不再是前世任由哥哥姐姐欺辱的闻星落了。

她坦然道:“自然眼熟。这是二哥特意挂在我床头的戒尺,要我日夜看着,长长记性。”

“你记得就好。”闻如云侃侃而谈,“你七岁那年,弄坏了你姐姐的毛笔,价值整整五两纹银。当时我们就是用这把戒尺打的你,叫你日后谨小慎微,不可犯错。如今你入了王府,王府可不比在自己家,你更应当谨记‘谨小慎微’四个字。所以,我今日特意把戒尺带给你,希望你依旧挂在床头,日夜反省,时时思过。”

他微笑着,当众把戒尺递了过来。

闻如风和闻如雷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见了满意。

闻如云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镇北王府的人应当知道闻星落是个蠢钝的扫把星了吧?

连毛笔都洗不好,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真真是比不上月引!

闻星落没接。

她也微笑:“七岁那年,姐姐跟着女夫子学习读书写字,而你们说我脑子蠢笨,不让我读书,只让我给姐姐清洗毛笔和砚台。当时我年纪小,又是第一次接触毛笔,不知道那东西禁不住热水泡,因此才弄坏了它们。无心之失,却被罚跪在雪地,活生生用戒尺打烂了手板心……哥哥们家教之严,委实令我受用一生。”

她脊梁挺直,不卑不亢,字字清晰。

周围的宾客听得明明白白。

他们不禁好奇议论:

“都是妹妹,怎么还搞区别对待?”

“七岁的小孩儿能懂什么,我家姑娘七岁的时候别说洗毛笔了,连穿衣裳都还要丫鬟们伺候呢!”

“不过弄坏几支毛笔,就打烂妹妹的手板心,闻家兄弟可真狠!”

“……”

窃窃私语声飘进了闻家三兄弟的耳朵里。

闻如云见事情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发展,不禁有些慌张。

他绷着脸道:“闻星落,你是觉得,我们罚你罚重了?!”

谢拾安骄傲地笑了起来:“小爷还以为多少钱,不过五两银钱,就值得你们动戒尺?还巴巴儿地跑到宴席上说!真是小家子气!姓闻的,我们家可不比你们家,就算闻星落弄坏价值五千两的古董花瓶,我们也不会多说她一句不是!”

老太妃对闻家兄弟产生了极坏的印象。

她紧紧握住闻星落的小手,威严地看向闻如云:“要是星落真打碎了花瓶,我还要问她一句有没有伤到手呢!我们王府的小姑娘,是要千娇万宠的,可不会因为弄坏东西就挨打挨骂!”

老人的掌心粗糙却又温暖。

闻星落怔怔看着她的侧脸,不由鼻尖一酸:“祖母……”

“好孩子!”老人家把她搂进怀里,“往后你是我们镇北王府的姑娘,祖母向你保证,绝对不会因为你弄坏东西而罚你!”

闻如云尴尬地杵在原地。

那把戒尺,还保持着递出去的姿势。

老太妃看着就来气,冷冷道:“子衡!”

谢观澜会意,起身接过戒尺。

当着所有人的面,他直接折断了戒尺。

他把戒尺丢在地上,拿手帕慢条斯理地擦拭指尖。

春阳里,年轻的王府世子金相玉质郎艳独绝,一袭绯色锦袍衬的他妖颜如玉绮红若花。

他半垂狭眸,嗓音温和却又疏离:“闻公子,我们王府的小姑娘,不需要反省,更不需要思过。”



谢拾安得意地睨他们一眼:“听见没?!我们可是有许可令的!自个儿没本事赚钱,却来眼红我们!一身的心眼和算计,全都使在打小报告上了,呸,一辈子扶不上墙的烂泥!”

闻家四兄妹顿时脸色铁青。

闻如云脊梁挺直,盯着闻星落,冷冷道:“你不过只会一些投机取巧的小手段罢了,真以为能上得了台面?做生意,不是你这么做的!”

闻星落歪头,口吻虚心:“还请二哥指教。”

闻月引款款上前,护在闻如云前面,正色道:“小妹,我还是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等将来二哥成为蜀郡首富的时候,希望你不要后悔今日的所作所为。”

说罢,四人绷着脸走了。

闻星落不置可否地弯了弯唇瓣。

蜀郡首富?

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午后晴空万里,蓝天上飘着几只纸鸢。

演武比试即将开始,校场上已经热闹起来。

蜀郡的少年们五人为一队,佩戴不同颜色的抹额作为区分。

校场尽头矗立着一座巍峨高大的塔楼,由无数根木头搭建而成,塔楼通身系满彩色飘带,塔尖上插着一面绣着“帅”字的旗幡。

率先爬上塔尖,夺得旗幡的队伍便算是魁首。

随着令官敲响铜锣,少年们一夹马肚,朝校场尽头的塔楼疾驰而去。

校场外的呐喊助威声震天响。

闻星落看了一眼官员们所坐的位置。

前世相中闻如雷的那位老将军就坐在谢观澜身后,正兴致勃勃地盯着场内。

而场内,一马当先的人不再是闻如雷。

谢拾安一骑绝尘,鹅黄抹额系带在脑后急剧翻飞。

少年鲜衣怒马,嚣张至极。

校场内。

闻如雷在疾驰的马背上伏低身子,死死盯着前面的谢拾安。

他自诩骑射功夫在同龄少年中所向披靡。

这一次演武比试,也是冲着夺得魁首大出风头的目的来的。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会突然杀出来一个谢拾安?!

闻如雷听着周围如雷贯耳的喝彩声,知道场外所有的观众都在为谢拾安叫好。

可是,本不该如此的。

闻如雷隐隐觉得,事情本不该如此。

出风头的人应当是他。

最先抵达塔楼的人,也应当是他!

他咬着牙,恶狠狠一夹马肚,催动骏马跑得更快些。

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似乎都追不上谢拾安……

谢拾安风驰电掣般来到塔楼底下,已经率先开始了攀爬。

他爬上第一层的时候,闻如雷等其他少年才陆陆续续赶到,一窝蜂般争相爬上塔楼。

在塔楼上是可以对其他队伍的人出手的。

于是最前面的谢拾安成了众矢之的,无数双手从下方伸向他,企图将他拉下来,好叫自己的队伍踩着他上位。

谢拾安的队友很靠谱,帮他拦住了大部分竞争对手,只余下几个精锐成了漏网之鱼,朝着谢拾安紧追而去。

谢拾安爬到一半,察觉到自己的脚踝被人从底下拽住,垂眸一看,不由勾唇:“小爷还寻思着没机会揍你,你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拽他的人正是闻如雷。

闻如雷喘着气,眼睛如同怨鬼般迸发出浓烈的不甘。

他狞笑:“演武比试,不论贵贱,不论生死。这座塔楼高达百尺,要是谢四公子在这里发生什么‘意外’,镇北王府的人可不会替你出头!”

谢拾安讥笑两声,突然指着闻如雷下方:“他们追上来了!”
"



她不知谢观澜会不会收,垂眸绞了绞手帕:“从前我多有误会世子,与您生了罅隙。从今往后,我会像敬重祖母那般敬爱您。”

敬爱……

谢观澜品了品这个词,秾艳英俊的眉眼间多了几分玩味。

他才十九岁。

他很老吗?

他似笑非笑:“误会?不知从前闻姑娘误会某是何种人?”

“就……就误会您是面善心黑的那种人。”

谢观澜脸上不辨喜怒:“哦,面善心黑。”

闻星落敏锐地捕捉到一丝危险。

她轻咳一声,补救道:“当然,我今日方知世子是好人。您生得英俊潇洒,政绩上军功赫赫,在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世子是近乎完美的人。星落跟着世子学了书法,终身受用。”

她一边说,一边悄悄抬眸观察谢观澜。

不仅仅要建立她和龙须糖的关联,她还想给谢观澜留下一种印象——

她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人。

瞧啊,她和他同样重视亲情,她是他的继妹,她和他的幼弟关系极好,她的书法是他所教……

他们不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还有很多共同点。

在高位者的潜意识里,他们会把与自己相似的晚辈看作曾经的自己,他们不会伤害这一类晚辈,甚至还会以补偿曾经的自己的心理,给予他们珍贵的资源。

闻星落想要搞定谢观澜。

只有搞定谢观澜,她才能真正被镇北王府接纳。

而这是她能想到的搞定谢观澜最好的方式。

谢观澜拨弄了一下那包龙须糖,低垂的细密长睫在脸颊上覆落阴影,遮掩了晦暗深沉的瞳眸。

他道:“小时候爱吃,现在却不爱了。”

闻星落微微挑眉,敏感地察觉到龙须糖里藏着谢观澜的故事。

谢观澜掀起眼皮瞥向少女,只一眼就洞悉了她的心思。

从某些方面来说,闻星落确实与他很像。

他们拥有同样敏感纤细的神经,轻而易举就能捕捉到别人的情绪。

他们同样的勤勉上进,对自己的要求完美到近乎苛刻。

他们,同样的虚伪。

谢观澜收回视线,将一只锦盒推向对面的闻星落:“我教你写字,只是因为祖母所托。如果闻姑娘认为凭此就可拉近与我的关系,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这是我最后给你的东西。往后,我不会再来西厢房。”

他起身离去。

没拿那包龙须糖。

闻星落背对着他离开的方向,打开锦盒。

碧青缎面上,静静躺着一枚印章。

是一块由桃花冻石雕刻成的印章,石料温润细腻,通身呈粉嫩剔透之色,非常的漂亮珍贵。

闻星落翻到印章底部。

底部用繁方篆体刻着两个字——星落。

“星落……”

闻星落呢喃自己的名字,指腹温柔地拂拭过桃花冻石上的花纹。

刹那间,仿佛她崭新的人生也将是桃花盛开,生生不息。

闻星落把玩了那块印章很久,才小心翼翼把它珍藏进荷包。

脑海中,浮现出那日沧浪阁书房,她问谢观澜的话:

——我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印章吗?

谢观澜说,别想拉近和他的关系。

可是他却记得她的话,甚至还亲自送她印章。

谢观澜……

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搞定的人。

闻星落从万松院出来,撞见了刚从外面回来的谢拾安。

他前几天被夫子当众批评,气得这两日都没去书院。

谢拾安手里拎着鱼篓和钓竿,兴冲冲道:“闻星落,我刚和好兄弟在城郊钓了几条鱼,你拿一条回屑金院煲汤喝!”
"



他吼完,闻月引等人匆匆赶了过来。

闻星落似笑非笑:“三哥最疼姐姐,何不让姐姐为你包扎?四哥哥,咱们走。”

她扶起谢拾安。

谢拾安十分得意,明明受了伤跛了腿,却炫耀起系在腿上的青金色蝴蝶结,走出了天下独尊舍我其谁的架势。

闻如雷骤然红了眼眶,冲着闻星落的背影喊道:“我可是给过你回头的机会了!你自己不要,将来可别后悔!”

闻星落没理他。

闻如雷只得脆弱地望向闻月引:“劳烦月引为我包扎。”

闻月引沉默。

闻如雷的伤势虽然不及谢拾安严重,可左腿受到刮擦,看起来鲜血淋漓触目惊心。

实在是脏得很。

闻月引今天穿的襦裙是前几日新裁的,花了不少银钱。

她不想弄脏弄坏。

更何况闻如雷也太没用了,连谢拾安都打不过,更别提拿到那面象征魁首的旗幡。

她在校场外面看得清清楚楚,前世那位老将军,可是连一个正眼都没给闻如雷!

不能为她带来荣耀和利益,却指望她为他付出……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闻月引心里憋闷,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也想为三哥包扎,可是……可是我有些晕血……”

她说完,两眼一黑,径直晕厥了过去。

于是闻家兄弟除了照顾闻如雷,还得额外照顾闻月引,一时间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只得狼狈的匆匆离开芳园。

另一边。

闻星落等人已经乘坐马车返回王府。

府医为谢拾安重新包扎敷药,恭声道:“请太妃娘娘放心,四公子并无大碍,修养个把月也就能恢复如初了,绝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谢拾安靠坐在床榻上,床头摆着他今日赢来的那面幡旗。

他嗦着鸡腿,含混道:“我都说了没事的,祖母你也太小题大作了。”

老太妃瞪他一眼,又叮嘱房中婢女仔细照顾谢拾安。

闻星落却不放心她们。

因为心里的愧疚,她事事亲力亲为,把谢拾安照顾得无微不至。

已是夜半。

谢拾安睡着之后,闻星落为他掖好被角才离开寝屋。

刚走到院子里,却见梨花树下站着一人。

月色如水,树影婆娑,簌簌吹落的梨花瓣好似春夜落雪。

花影里,青年负手而立,绯色锦袍衬得他金相玉质秾丽清艳,眉眼间却似凝结了霜雪的枯山野水,剪影犹如一把沉冷危险的狭刀,稍微触碰,便会削骨断肠万劫不复。

闻星落垂着眼帘,沉默地福了一礼。

顶着那道冰冷摄人的视线,闻星落主动认错:“是我错了,我不该撺掇四哥哥参加演武比试。如果他没有参加,今日就不会受伤。”

谢观澜的目光愈发冷漠,一字一顿:“你也配称呼他哥哥?你利用他对付闻如雷,你安的什么心?”

闻星落依旧低着头,指甲深深刺进了掌心:“我不知道塔楼会塌。”

明明前世那座塔楼好好的。

怎么谢拾安一参加比试,塔楼就塌了?

“蠢货。”谢观澜声音极冷,“你以为就你知道四弟骑射功夫了得,你以为就你希望他不再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闻星落一惊,抬头望向青年。

少女从这句话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别的意思。

镇北王府的人知道谢拾安在骑射方面颇有天赋,只是碍于某种原因,无法让他参军入伍建功立业。

她不禁联想起谢观澜在白鹤书院遭遇的事。
"



闻月引轻轻啜泣一声,把手里的那幅字呈给杜太守:“请大人过目。”

杜太守示意手底下的人把闻月引和闻星落的字放在一起。

谢拾安看也不看,率先道:“我宣布,我们投星落一票!”

闻如雷忍不住讥讽:“谢四公子懂书法嘛你就投票?”

“你——”

谢拾安看见他就拳痒难耐,想动手却被谢观澜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几位在蜀郡颇有名气的书法家被请上前。

他们观摩了片刻,纷纷道:“闻大姑娘的字虽然娟秀却过于柔弱,而闻二姑娘的字尽管称不上是顶尖的书法,却呈现出恣意蓬勃的生命力,整幅作品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感,值得看客细品斟酌。因此,我们选闻二姑娘的字。”

杜太守微微颔首:“本官也认为,闻二姑娘的字更胜一筹。谢指挥使以为呢?”

谢观澜没作点评,只淡淡道:“某与杜大人所见相同。”

闻月引双膝一软,踉跄着往后退了一步。

直到此时此刻,她才拿正眼望向闻星落的字。

原本她没把闻星落的字当一回事,只以为这些人是看在镇北王府的权势上睁着眼睛说瞎话。

没想到这随意的一眼,却令闻月引彻底移不开目光。

闻星落……

她何时练出的这一手簪花小楷?

乍一眼望去,仿佛满纸盛开桃花,葳蕤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而自己的字,在她旁边显得如此呆板无趣。

她们在字形上不相上下,可是在意境上却是云泥之别。

就连闻如风也看出来了,蹙眉道:“怎么会这样?”

“不可能……”闻月引咬了咬牙,“她不可能会写这么漂亮的字!也许,也许是旁人代写的也未可知……”

闻如风点了点头,声音不大,却足以令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闻星落自幼就没读过书,她的书法比起月引要差远了,如今她进王府也才不过小半年光景,一个人的字,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练出来的。”

闻如云冷笑:“闻星落,你长本事了,为了沽名钓誉,还学会找人代笔了!你赶紧向大家道歉,再把那幅代笔扔了,把你姐姐的作品挂上去!”

他们毕竟是闻星落的亲哥哥。

听见他们这么说,周围的文人墨客纷纷怀疑地望向闻星落,私语声弥漫在四面八方,仿佛要把少女的脊梁戳出一个窟窿来。

闻星落面不改色,问道:“如果这幅作品是我亲笔所书,二位兄长能否向我道歉?”

闻如风不悦:“星落,你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你的字写得怎么样,别人不知道,难道我身为亲哥还能不知道吗?!我晓得你嫉妒月引字写得漂亮,因此动用王府权势抢了她的名额,可不是你的东西终究不是你的。为了博取名声,而牺牲掉诚实的品质,这是错的!”

他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脸红脖子粗的,语调也极其严厉,仿佛闻星落犯了什么大罪一般。

周围人议论道:“这位闻家大公子,倒是个老实本分之人!只可惜妹妹长歪了,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沽名钓誉、以权谋私。”

闻星落不在乎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她平静道:“大哥还没有回答我刚刚的问题。如果这幅字确实是我亲笔所写,你们能否向我道歉?”

“自然!”闻如风挺直脊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要是错了,不会不道歉的。但问题在于,我们根本不会冤枉你。”


他为塔楼上那些命悬一线的少年们,争取了逃生的时间。
那双黑色绣金翘头履已经深深陷进地面,他膝盖弯曲,浑身肌肉紧绷到了极限。
冷汗打湿了他漆黑的睫毛,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鼻尖缓缓滴落。
闻星落远远看着他。
不知怎的,明知谢观澜面善心黑,可是亲眼看见他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一般,以一人之力替那些无辜少年扛起塔楼的这一幕,她的心脏仍然避免不了狠狠跳动。
她走近了,清楚地看见谢观澜唇角渗出的血渍。
手帕按在他的唇角上,擦去了他唇角的脆弱。
谢观澜垂眸同闻星落对视。
良久,他薄唇轻启,恶意毕现:“滚。”
像是在谴责闻星落,害谢拾安身陷险境。
闻星落退后两步,仰头望向塔顶。
太高了。
高空上,无数彩色飘带被风吹起,遮蔽视线,她什么也看不见。
谢观澜发出一声闷哼,身体已是到了极限。
他艰难地单膝跪地,吐出一口鲜血。
他身后,桅杆折断,整座塔楼彻底坍塌,急速朝空旷处重重砸去!
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尘埃铺天盖地。
闻星落呛得咳嗽,却顾不得许多,迅速钻进尘埃里,想要找到谢拾安。
“四哥哥!”
少女担心的声音传出很远。
不知唤了多少声,她才听见不远处传来熟悉却虚弱的声音:“星落,我在这里。”
闻星落连忙寻声找去。
谢拾安靠坐在桅杆旁,一根尖利的竹竿扎进了他的小腿,汨汨鲜血染红了他那袭鹅黄箭袖锦袍,他脸上没什么血色,眉梢眼角却满是灿烂笑意。
闻星落跪坐在他身边,卷起他的袍裤。
那截竹竿扎得很深,已是血肉模糊。
闻星落垂着头,紧紧攥住拳头。
谢拾安却冲她扬了扬手里的旗幡,得意道:“你瞧,我拿到了什么?我打败了闻如雷,我没给你丢脸吧?”
少女没有回答。
眼泪一颗颗滚落。"


少年桀骜单纯。
像一只忠诚的狗狗,被喂了骨头就会真心实意对人家好。
两人回到王府,老太妃闻知金味斋发生的事,连忙把两人召到万松院。
谢拾安跟唱戏似的,迈着龙精虎猛的步子,一板一眼演给老太妃瞧:“……呔!我刚走出金味斋,身后立刻横梁坍塌的声音!闻星落哭着大喊:‘楼里还有人!’我回眸一看,嘿,您猜怎么着?!原来是个嗷嗷啼哭的三岁小儿!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黑虎掏心,就把他救了出来——”
闻星落:“其实我只是路过酒楼,提醒了掌柜一句。我们刚清场,酒楼就塌了。好在有惊无险,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谢拾安抓耳挠腮:“闻星落你这人也太无趣了吧!”
老太妃握住闻星落的手,由衷道:“这次多亏了你!拾安的命是你救的,往后,你就是我们王府的恩人!我真不知道要如何谢你……”
闻星落认真道:“祖母言重了。您上回才告诉我,咱们是一家人。既是一家人,又何必言谢?”
老太妃闻言,望向她的目光愈发喜爱,将她的手握得很紧,已是把她当成了半个亲孙女。
春雨如酥,昏色沉沉。
陈嬷嬷服侍老太妃更衣去了,谢拾安兴冲冲去小厨房找吃的。
侍女们进来点灯,橘黄的九枝灯照亮了端坐在宝瓶雕花窗下的青年,角落里蔓生出阴影,在这个落雨的黄昏勾勒出青年劲瘦修长矜贵清冷的轮廓。
是谢观澜。
他翻了一页书,并未抬头,嗓音里含着笑:“闻姑娘是怎么知道,金味斋三年未曾检修的?”
闻星落回答道:“我当时并不知道。只是看见横梁略有些歪斜,想起上个月木楼坍塌的事故,所以才多问了掌柜一句。”
“闻姑娘的眼力很好,竟然能发现横梁歪了。进出金味斋的人那么多,为何独独闻姑娘发现了呢?”
闻星落捏了捏袖角。
这人的语气看似友善,实则和审犯人也没什么区别。
她道:“世子爷是在审我吗?”
“某只是好奇。”
闻星落不卑不亢:“或者说,世子爷认为其实是我提前做了手脚,又故意出面救下谢四公子,以便讨老太妃和四公子的欢心?可我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我没有这么深的城府和心机。”
谢观澜玩味地反问:“没有吗?”
剑拔弩张之际,谢拾安端着一盘新出锅的糕点跑进来:“闻星落,你尝尝祖母院子里的枣泥糕!比别处的都要好吃!”
闻星落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对谢观澜的厌烦。
她拣起一块枣泥糕:“多谢四公子。”
“哎呀!”谢拾安腼腆地挠挠头,“你叫什么四公子,叫我四哥好啦!我母妃去世以后,父王就一直没娶续弦,突然娶了你母亲,我一时不能接受,所以连带着讨厌你。现在我知道你很好,就不讨厌你了,我是愿意给你当哥哥的!”
烛火下,少年的眼睛亮亮的,像是被摸了脑袋的桀骜小狗。
“四哥。”闻星落脆爽地唤了一声。
谢拾安从没给人当过哥哥,不由耳尖微红,认真地“欸”了一声。"



闻星落往鱼篓里看了一眼,惊奇道:“好大的鱼!”

“是吧?”谢拾安十分得意,“那条河里的鱼又多又肥,我明天还去!你喜欢吃草鱼还是鲫鱼?我给你多钓几条!”

“多谢四哥哥。”闻星落谢过他,想了想又告诉他道,“四哥哥,夫子说我的字写得好,要我预备一幅书法作品,送到羲和廊展示。”

“当真?!”谢拾安惊喜,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被选上的!”

闻星落温声道:“游园盛会热闹非凡,四哥哥骑射绝伦,要不要去演武比试上出出风头?若是能拿第一,说不定父王就不会再抽你鞭子了。”

镇北王还不知道谢拾安这几天在逃课,等他知道了谢拾安少不了又是一顿打。

谢拾安需要一项荣誉,来抵消那顿打。

而闻星落需要一个人,抢走闻如雷的风头和机缘。

“游园盛会上的演武比试?”谢拾安挠挠头,“我记得大哥六年前就参加过,还连续拿了三年魁首,后来他参军入伍忙于打仗,才没再去。要是我能拿魁首,父王肯定会夸我,说不定就不揍我了。但是……”

他不知为何犹豫了片刻。

过了半晌,他才像是下定决心,道:“好,我去!”

说服了谢拾安,闻星落正欲回屑金院,想起什么,忽然又问:“四哥哥的零花钱可够用?”

谢拾安哭唧唧:“怎么可能够?!你是不知道,父王骂我读书蠢笨,丢他的脸,已经停了我两个月的月钱了!就连正月间收到的红包,也都被他搜刮走了!”

“四哥哥,我这里倒是有个赚钱的法子。”

闻星落踮起脚尖,附在谢拾安耳畔一阵低声细语。

这法子是她前世想出来的。

她用这个法子,在游园盛会上为闻如云赚到了上辈子的第一桶金。

虽说这辈子她不打算经商赚钱,但并不妨碍她利用现成的主意,为自己多攒一些私房钱。

谢拾安眼睛发亮:“这生意可行!咱俩干,铁定血赚!”

他连钓鱼也不去了,整日都和闻星落待在一块儿,筹谋他们的生意。

好几次黄昏,谢观澜从衙署下值回府,都能撞见这两人带着丫鬟小厮,在沿街的商铺里讨价还价,又往马车上鬼鬼祟祟地装一包包货物。

连续撞见几次,谢观澜勒住缰绳,对扶山道:“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他疑心这两人厮混在一起准没好事。

扶山很快回来禀报:“四公子和闻姑娘在买糖。”

“买糖?”

谢观澜握着缰绳,想起被他遗留在西厢房的那包龙须糖。

扶山挠挠头:“据四公子说,他和闻姑娘打算趁着游园盛会,去芳园摆摊卖东西,现下正忙着进货呢。”

谢观澜的目光越过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落在不远处的少女身上。

春寒已退,她今日穿了身碧青纱窄袖上襦,外面罩着件桃花粉的刺绣半臂,系在腰间的青金色裙裾层叠垂落摇曳如水。

许是忙了一整日,她白皙的鼻尖沁出一点细密香汗,脸颊红透如玉,抱着一包石蜜站在台阶下,正弯着眉眼仰起头,冲掌柜笑语称谢。

金色夕光在她髻边的银蝴蝶上跳跃,折射出粼粼薄光。

十五岁的少女,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引得路人纷纷惊艳回眸。

虽说蜀郡民风开放,没有女子不可以出来抛头露面的规定,但她也太招摇了,像春日里一只无法被掌控的蝴蝶,谢观澜稍不注意,她就雀跃翩跹地飞出了王府。


难道他们没有发现,看她的男子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吗?!
她像是再也承受不住这种委屈,哭着跑了出去。
这边的动静吸引了老太妃等人的注意。
谢厌臣一边剥蟹,一边笑道:“要献舞的是她,哭的又是她。特意跑到祖母的六十大寿上来哭,也不嫌晦气。”
老太妃也有些不太高兴。
谢靖轻咳一声,念及闻月引好歹是自己王妃的亲闺女,只得吩咐丫鬟跟过去瞧瞧。
闻如风和闻如雷都有些尴尬。
闻如风知道自己二弟主意最多,见现在的局势对他们不利,只得询问闻如云:“二弟,你看这事如何是好?”
闻如云清隽温润的面庞上,掠过一丝狠辣。
他的眼神像是淬了毒般扫过闻星落,低声道:“归根究底,都是闻星落的错。要不是她,月引何至于背负那么大的压力,被迫上场献舞?!她明知月引身子不好,却还想事事压她一头,可见心肠之歹毒!”
闻如风拧着眉:“咱们得想办法,让月引赢过她。”
闻如云阴恻恻一笑。
待到酒过三巡,闻如云忽然起身走到主桌旁。
他恭恭敬敬给老太妃敬了酒,道:“我们这趟过来,还给星落带了礼物。”
闻星落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闻如云取出一把戒尺,亲昵地笑道:“星落,你瞧瞧这东西眼不眼熟?”
闻星落原本饮了半盏果酒,正脸颊醺红。
在看见戒尺的刹那,她瞬间脸色煞白。
七岁那年,她曾跪在雪地里,高高举起双手,被这把戒尺抽打了整整五十尺,直打得手板心皮开肉绽满是鲜血。
起因是她弄坏了闻月引的毛笔。
那年,女夫子登门教闻月引读书写字,闻月引身娇体弱,冬日里不能随便碰水,于是为她清洗毛笔砚台的杂活儿就落在了自己身上。
可她那时还小,又没接触过毛笔,不知道那是很精贵的东西。
她怕洗不干净挨骂,就先把毛笔泡在了热水里,结果直接泡坏了。
闻月引瑟缩在大哥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大哥心疼坏了,罚她跪在雪地里忏悔。
二哥站出来说,闻月引的那几支毛笔价值整整五两纹银,是他们三个攒了很久的钱才买来的,如果仅仅只是罚跪,还不足以长记性。
他拿来戒尺,要打她的手板心。
闻星落那时年岁尚幼,在家里打破一个碗都会挨骂,如今被所有人谩骂指责,便觉得真的是自己的错,自己竟然那么不懂事,竟然弄坏了如此贵重的东西!
于是她不敢反抗,生生挨了五十戒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