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落秋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张老太重生:不作不活,作威作福张荣英李金民小说结局

张老太重生:不作不活,作威作福张荣英李金民小说结局

饭碗114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要么这条还不变,小方的工资还给前头侄子大嫂,要变了,这就是保翠的事了。”“你要不闹,你男人挣的都是人家的,你要闹了,人家全家站一边,你一个人一边,说不定和还男人离了心。”张荣英今天就是专门来说烂话的,自然哪里严重往哪说。果然,一番话下来,钱春丽和李金强都沉默了。好半晌,钱春丽才问道,“大嫂,你那消息靠谱不?”张荣英道,“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我也不知道靠不靠谱,这不上你们这来了,就算是捕风捉影,那至少也有个苗头,总不能莫名其妙就有这些传言吧?”李金民也道,“那这事还得打听清楚才行,咱家保翠条件不差,要方家真是这么个情况,保翠嫁过去,这委屈可受不完。”李金强性子比较直,“大哥,还打听啥啊?待会小方送保翠回来的时候,直接问他就是了,外人...

主角:张荣英李金民   更新:2025-04-19 13: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荣英李金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张老太重生:不作不活,作威作福张荣英李金民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饭碗114”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要么这条还不变,小方的工资还给前头侄子大嫂,要变了,这就是保翠的事了。”“你要不闹,你男人挣的都是人家的,你要闹了,人家全家站一边,你一个人一边,说不定和还男人离了心。”张荣英今天就是专门来说烂话的,自然哪里严重往哪说。果然,一番话下来,钱春丽和李金强都沉默了。好半晌,钱春丽才问道,“大嫂,你那消息靠谱不?”张荣英道,“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我也不知道靠不靠谱,这不上你们这来了,就算是捕风捉影,那至少也有个苗头,总不能莫名其妙就有这些传言吧?”李金民也道,“那这事还得打听清楚才行,咱家保翠条件不差,要方家真是这么个情况,保翠嫁过去,这委屈可受不完。”李金强性子比较直,“大哥,还打听啥啊?待会小方送保翠回来的时候,直接问他就是了,外人...

《张老太重生:不作不活,作威作福张荣英李金民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要么这条还不变,小方的工资还给前头侄子大嫂,

要变了,这就是保翠的事了。”

“你要不闹,你男人挣的都是人家的,你要闹了,人家全家站一边,你一个人一边,说不定和还男人离了心。”

张荣英今天就是专门来说烂话的,自然哪里严重往哪说。

果然,一番话下来,钱春丽和李金强都沉默了。

好半晌,钱春丽才问道,“大嫂,你那消息靠谱不?”

张荣英道,“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我也不知道靠不靠谱,这不上你们这来了,就算是捕风捉影,那至少也有个苗头,总不能莫名其妙就有这些传言吧?”

李金民也道,“那这事还得打听清楚才行,咱家保翠条件不差,要方家真是这么个情况,保翠嫁过去,这委屈可受不完。”

李金强性子比较直, “大哥,还打听啥啊?待会小方送保翠回来的时候,直接问他就是了,外人那有他自己清楚。”

说话间,门外响起了自行车的响铃声。

钱春丽赶紧站起来,“回来了,我看看去。”

很快,门口传来说话声,“保翠,你们回来啦。”

“那啥,平清啊,进屋里坐会。”

然后一个清亮的男声响起,“婶子,不坐了,这天儿也不早了,家里还等着呢。”

钱春丽道,“保翠大伯大伯娘他们来了,进去坐会吧,喝碗茶打个招呼。”

听说有长辈在,方平清不好推拒了,从自行车上下来,客气道,“行,我给长辈打个招呼。”

李保翠进门就喊人,“大伯,大伯娘~”

目光还好奇的去看自己父亲,脸上掩不住的吃惊。

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吧?大伯娘上自己家来了?

方平清也跟着李保翠喊,“大伯,伯娘。”

张荣英客气的笑道,“小方是吧,来,坐坐坐,果然一表人才啊。”

方平清看了一眼李保翠,在旁边坐了下来。

一些事钱春丽和李金强不好开口,张荣英却可以。

“听说跟我家保翠一个单位的,两人都是小管理呢,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咱们也还没见过呢,哈哈哈~

对了,我有个同事的亲戚,正是你们那周边的,听说你爸妈啊,为人很好,对你大嫂两个侄子都疼惜,一家人和和气气的。”

方平清当张荣英夸他,脸上露出一丝怜惜,“我大嫂不容易,年纪轻轻的,我大哥就没了,我大嫂为了两个孩子,也没准备走下一家,这对我们家来说是大恩,我们对她好是应该的。”

张荣英一脸好奇,“听说你爸的工作让你大嫂顶班了,你爸妈现在搁家里带孩子呢?”

方平清点点头,含情脉脉的朝着李保翠看了一眼,“对,孩子正是闹腾的时候,老两口也不容易,等我结婚了,他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张荣英朝着李保翠看过去,这侄女还傻乎乎的甜蜜呢。

钱春丽忍不住了,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俩孩子以后你不得照看着?”

方平清也耿直,“嗯,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自然是要撑起一个家的,我这次要结婚了,我大嫂也担心我们以后不管他们,忧心忡忡的。

为了让大嫂安心,我爸妈已经发话了,等我结婚以后,我每个月给大嫂二十,作为两个侄子的花费,再给我爸妈十块存起来养老。”

这话一出来,除了李保翠没感觉,所有人脸色都沉重了起来。

方平清见气氛不对,终于反应过来了,朝着大家解释道,“我哥不在了,两个侄子是我们方家的血脉,我不可能不管。


唐红梅跑得飞快。

呵斥完唐红梅,李金民又黑着脸朝着张荣英道,“你也是,啥话都说,嘴上没个把门,也不害臊。”

张荣英面无表情的扫了李金民一眼,嘴里嘀咕道,“孩子都生一窝了,孙子孙女都好几个了,你还想看老娘害臊呢?”

李金民跟在张荣英后面,“你别听老大媳妇胡说八道,那刘寡妇打听点事,她那姑娘不是相看了吗?男方叔叔正好是我们单位的,她找我打听男方家里情况呢,我跟她清清白白的,你可别信她胡说八道。”

张荣英从门口拿了铁钳夹了一块蜂窝煤往厨房走,嘴里无所谓道,“哦。”

李金民见她这副表情,越发觉得有事,“你哦什么啊?还有你刚才说的那啥话?啥叫只有十几抽?老子这一窝的娃娃咋生出来的你没记性了是吧?”

李金民很恼火,这事事关男人尊严,必须得争个输赢。

张荣英扭头回来看了一眼李金民,五十来岁,下盘很稳还没驼背,家里生活条件还算优越,李金民只脸上头发有了岁月的痕迹,不算显老,还没去挑沙子水泥石头,身体还没垮,还是个干净健壮的中老年男人。

想起上一辈子老两口相依为命那些年,她心里莫名一软,“哦,我记错了,不止不止,十几抽是十来年后的事。”

“你,你,真是越来不害臊了。”,李金民气的看着张荣英的背影吹胡子瞪眼。

张荣英抿着嘴笑,“行了行了,这有啥好在意的,老二家保翠给我们开了肉,我们晚上过去坐坐。”

李金强是李金民的亲弟弟,也就是上辈子在李金民葬礼上出面要求下面几个子女好好照看张荣英的那个小叔子。

但因为公公婆婆的搅和,张荣英跟小叔子家里不怎么对付,平日也就过年过节有重要事的时候走动一下。

李保翠是小叔子的长女,跟李保海一年的,已经说好了人家,男方那边也给李金民这个新娘大伯家送来了三斤肉,作为当地的习俗,李金民和张荣英这个大伯大伯娘要回礼双倍以上的肉礼(折现不封顶)。

见媳妇说到正事,李金民脸色好一些了。

“你不是跟老二家一直不对付,不都不愿意去他家吗?”

张荣英叹了口气,“哎,以前是以前,现在想想,其实都是亲姊妹没必要闹成这样子,老二这个人不坏,以前有一些误会,说开了就是了。”

李金民倒是很高兴,一边是自己亲兄弟,一边是自己亲媳妇,他夹在这中间也不容易。

晚饭后,夫妻俩骑着自行车上了城西的李金强家,李金强是国营理发店的一位理发师,媳妇钱春丽是造纸厂的正式工。

李家老爷子已经没有了,有个六十八岁的老太太跟着李金强夫妻一起生活。

见着张荣英进门,李金强夫妻俩都有点吃惊,他们跟这个大嫂都接近二十来年不来往了,关系僵到了平日在街上遇上都不打招呼的地步,现在大嫂上门了。

李金强扭头去看李金民的脸色,像是在问,什么情况?

李金民倒是有点高兴,“你大嫂主动要过来坐坐,想把之前的事说开了。”

钱春丽有点怕这个妯娌,当初闹得最难看的时候,她被这个大嫂扛着就一个过肩摔,鼻血都摔出来了,到现在她鼻翼旁边还有一道疤。


从医院回到家,已经快九点了。

全家都已经睡下,门被一张小椅子顶住的,张荣英轻轻推了一下就开了。

也许是这具身体的生物钟,第二天,张荣英不到六点就起来了。

李保凤洗漱了一下,挎着个包就跑了,她已经没读书了,今天约好跟同学一起去找工作。

张荣英没理会,做了两碗面,自己跟李金民一人一碗。

直到两人吃上了,家里人才陆陆续续的起来。

“爸,妈~”

“妈~”

唐红梅和李保国像是没事似的跟着张荣英夫妻打招呼。

李金民嗯了一声,张荣英也瞥了他们一眼,面无表情点头当回应了。

唐红梅赶紧招呼孩子起床洗脸,洗完脸跑到厨房一看,锅里干干净净。

唐红梅挤出僵硬的笑脸,“妈,我们的早饭呢?”

张荣英眉毛一挑,“你们的饭问我干啥?”

李保国也急了,这马上就要上班了,“妈,你不会只做了你们的吧?”

说话间,家里其他几个也起来了。

张荣英拉高声音,“一屋子狼心狗肺的东西,老娘一把年纪了,不靠你们,还想老娘伺候你们啊?要不要我嚼碎了喂到你们嘴里?

连厂里都在宣传,说我这把年纪要到退休的年龄了,合着我还得给你们当老妈子?”

一大清早就挨骂,李保国火气也上来了,“妈,我还上班呢!”

张荣英一口唾沫差点啐他脸上去,“你上班我没上班啊?你才上几年班?老娘我大着肚子带着你们几个还在上班呢,我也上班我怎么没等着你们几个伺候我?

你们但凡有点良心,就应该一大早起来做好了叫我吃,而不是等着我来做给你们吃,搁家里白吃白喝白住,还想老娘伺候你们,当你们是满亲余孽皇子皇孙呢?”

张荣英想起上辈子,越骂越来劲。

李保国这个大儿子可是最黑心的,读了大学娶了媳妇,生了三个孩子,一直住在家里,家用也没往家里拿一分。

上辈子,也就是今年,张荣英年纪到了,在李保国夫妻的的甜言蜜语下,她把工作传给大儿媳妇唐红梅,自己退下来在家里伺候三个孙子孙女。

沿海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信托公司处于业务发展需要,一年后,李保国的单位准备抽选员工调往上海分支机构。

李保国抓住这个机会,去了上海,一年后,唐红梅卖了工作也过去了,三个孩子就一直丢在家里不管不问。

当时李金民的工作为了填老二那个败家子做生意的窟窿,已经卖了,为了维持生计供养三个孙子孙女,李金民只能去工地做挑工,张荣英也支着摊子风里雨里卖小吃。

直到又三年后,李保国夫妻倆一起回来了,扬言有个好机会可以在上海落户。

孩子有出息,做父母的肯定大力支持,夫妻倆掏空了家底,欠了一屁股债,凑了一万块给李保国夫妻。

李保国夫妻拿了钱带着孩子走了,安定下来后又回来把张荣英接走了,扬言接她去享福,李金民被丢在家里干活还债。

被接去享福的张荣英在上海大儿子家又勤勤恳恳的干了6年的保姆,直到孙子孙女都大了,她也干不动了,才被李保国以“不忍父母分离”的借口给送回来跟丈夫团聚。

“老娘不欠你们的,以后要还在家里吃喝,一个月给家里交25块钱,要么趁早带着你媳妇孩子给我滚出去!”


啥都没有钱靠谱,有钱她还要啥儿女?有的是愿意给她当儿女的人。

“怎么样?保霞醒了吗?”

张荣英推开病房门小声的朝着陈文兵问道。

陈文兵正趴在地上的麻袋里找东西,抬头喊了声妈。

亲家母林满玉正抱着孩子用小调羹喂水,见张荣英进来,挤出笑脸打招呼,“他姥来了啊?”

儿媳妇娘家看不起自己一家是乡下人,她也有脾气,不愿意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这么多年,她跟亲家母也就见过两三面。

但想起儿子说的,今天媳妇生孩子,还是亲家母忙前忙后,献血的公安同志,也是亲家母求来的,她心里还是感激的。

张荣英也知道,林满玉对自己有意见。

因为这些年,她也就闺女结婚的时候去过一趟,生外孙陈元的时候去了一趟,其他时间,哪怕陈家有喜事邀请自己,她也没去走动过。

之前她总觉得自己一个城里大姑娘嫁给了乡下人,心里不得劲,可仔细想想,陈家并没有占自家一点便宜,反而自己家,在饥荒的时候靠着闺女良多,陈文兵这个女婿该有的礼节也一点不少。

想到这里,她态度放的有点低 ,“小元奶,辛苦了。”

说话间,床上的李保霞已经出声了,“妈?”

张荣英连忙上前,将她给搀扶起来,后背塞了枕头,让她靠着,“怎么样了?这次可吃大亏了。”

陈文兵朝着岳母道,“妈,这大晚上的,你怎么还过来了?这边有我们照看呢,你明儿还上班。”

张荣英将网兜里面的大饭盒拿了出来,一个递给陈文兵,一个端在手上准备给闺女喂,“我杀了一只鸡,还热的呢,那盒是你和亲家母的,这照顾人可是个辛苦活,你们也得注意身体。”

说着,张荣英用勺子将饭盒里面的鸡腿挑了起来,示意李保霞吃。

林满玉看了一眼亲家母手中的饭盒,满满一饭盒都是鸡肉。

再看看儿子打开的饭盒,里面也满满当当的鸡肉。

她语气有点不好意思,“嗨,元他姥,你也太客气了,留给保霞吃,我们从家里带了煎饼呢。”

张荣英道,“吃吧,保霞吃不完,明儿想吃再杀就是,不吃该冷了。”

她指着桌子上另外一个盒子,“不光你们,我也有。”

陈文兵知道自己娘对丈母娘有些做法是有埋怨的,也想调和两人之间的关系。

连忙将饭盒塞母亲手里,将孩子抱走,“妈,你吃吧,这是我丈母娘心意。”

把孩子放在床上,他又过去接过了丈母娘手中的饭盒,“妈,我来喂保霞,你也去吃。”

张荣英也不客气,刚才光顾着骂那一屋子白眼狼了,自己还饿着呢。

端起自己的饭盒就吃了起来,林满玉见状,也慢悠悠的用筷子夹了一块鸡肉放在嘴里。

张荣英一边吃一边跟大家道,“保海那婚没结成,今儿下午已经退了。”

“啊?”

陈文兵夫妻和林满玉都吃惊的看向张荣英。

张荣英也不瞒陈家人,“今儿保霞会出事,就是赵家那小子干的,今儿下午我们已经打了一架了。”

陈文兵连忙看向妻子。

李保霞目光躲闪,心虚的不敢跟丈夫对视,她怕丈夫和婆家怪上娘家,所以没提过。

特别是赵华还是自己弟媳妇的亲弟弟。

陈文兵哪里能不明白妻子的心思,黑着脸不好说话。

张荣英从兜里掏出四百块递给李保霞,她没避着亲家母,因为亲家林满玉三儿两女,现在就剩下一儿两女。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而且对方还是长辈,还主动上门,她只能挤出笑容招呼张荣英道。

“大嫂来了啊,来来来,进来坐。”

张荣英也不客气,她死过一回的人了,很多事反而想通了。

坐下后,她看着尴尬的大家主动说开了当初的事情,“其实当年春丽刚嫁进来的时候,我还跟她好过一段时间,后面为啥闹成这个样子是谁都没算到的。”

钱春丽想起自己刚嫁给丈夫的时候,确实,她跟大嫂前几年好的跟亲姐妹似的,干啥都一起。

啥时候闹起来的呢,好像是怀孕生孩子后,大嫂就变得易怒,暴躁,莫名其妙的发脾气。

张荣英看了一眼坐在上位的婆婆道,“那时候我奶着保霞,保国也要吃奶,吃不饱经常半夜肚子饿,家里条件也差,我娘家给我弄了点红薯条,春丽也怀着孕,我还经常给她分红薯条。”

钱春丽点点头,那年代大家吃饱都不容易,也就张家心疼闺女,还舍得给闺女弄红薯条。

“我那时候就跟春丽说了,她想要吃跟我说,我给她拿,后面就剩下几根了,春丽问我,我说就剩几条了,这是我妈给我的,我要吃,她要饿,我去等你哥下班,我找他弄一包炒黄豆回来。”

说到这里,张荣英的语气也拔高,“但等我回来,我的红薯条已经被妈翻出来给春丽吃完了,还说啥我是大嫂就应该让着春丽,让我别自私自利,但那是我娘家给我的红薯条,我说了,你想吃要问过我,我同意了我会给你,我就剩那几根了,我都说了我自己要吃,我给你买了炒黄豆。”

钱春丽赶紧摇头,“我不知道是从你屋里翻出来的,我也是你闹起来才知道的,我要知道,就算再馋,我也不得吃。”

张荣英冷着脸继续道,“还有那次,我记得是保军三岁的时候,他生病了,馋田螺,我挽着裤腿胆战心惊的半夜偷偷去塘里摸了两碗,我回来洗了剪了又去找了紫苏煮了出来,从头到尾我一个人冒风险,一个人忙活。

我记得,当时你在奶你家老二,平日也没个油水,虽然那时候我俩关系已经不怎么好了,但我还是体谅你不容易没奶水,体谅你家老二饿的哇哇哭,我给你分了一碗田螺。”

钱春丽点点头,“对,那时大家都没得吃,你给我田螺,这个恩情我记着。”

张荣英道,“保军还不会嗦田螺,我用牙签一点一点将田螺肉给他挑出来放碗里,你那碗吃完了,我这碗也挑完了。

但我就出门倒了一下田螺壳,再返回来,我保军碗里的田螺肉,就有一大半完都到你碗里去了,你记得吗?”

钱春丽已经快哭了,“怎么不记得,一辈子都记得,就是那次,你倒完垃圾回来就把桌子掀了,扛着我一个过肩摔给我砸地上去了,鼻血糊了我一脸,满屋的孩子吓得哇哇叫。

后面妈过来拦架,你把妈都打门口沟里去了,拉都拉不住。

你跟疯了似的,根本就不听我解释,大闹一通。

后面因为这事闹的,你偷偷去塘里摸田螺的事也被人知道了,还被带去了革委会接受教育,说你占公家的便宜关了七天,还写了检讨被批判,出来都没个人样了,等你回来就恨上我们了。”

小叔子李金强低着头没有说话,那次的事闹的太严重了,他跟他哥都打了一架,两家彻底有了隔阂。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