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点击量破千。
8点整,直播正式开始。
一个经过变声处理的女声,缓缓开口:“大家好,我们是《破茧周刊》的成员。”
“我们愿意回答所有问题。”
“关于性别公平,我们不只是抱怨,而是有证据。”
“食堂定价、体育考试、实习机会——所有的数据,我们都可以公开。”
“但我们想问——面对这些,你们真的无动于衷吗?”
屏幕上,弹幕疯狂滚动。
“真的假的?
他们敢公开数据?”
“居然来对线了?
有点意思。”
“我想听听他们的证据。”
然后,直播里开始播放数据表、访谈录音、外校对比研究……从争吵,到安静,再到思考。
两个小时后,直播结束。
留言区里,开始有人改口——“……说实话,我本来也觉得她们是在搞事情,但这数据确实有点东西。”
“不管你支不支持她们,至少得承认,她们讲的不是空话。”
“学校会回应吗?”
第二天,学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通知——“食堂价格调整,男女套餐统一定价。”
那一刻,林小满看着屏幕,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战斗,她们赢了吗?
也许不算彻底的胜利,但她们知道——她们已经让人开始思考。
5三年后,深夜的编辑部里,电脑屏幕映照着林小满的脸。
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城市的夜晚——喧嚣褪去,灯光像潮水一样退回高楼的窗口,留下一条条幽暗的街道。
桌上摊着她最近的选题策划:《女性职场生存指南》《性别刻板印象的数据分析》《女性如何应对隐性歧视》……她轻轻敲打键盘,把文档存档。
正准备关机时,邮箱里突然跳出一封新邮件。
“致《破茧周刊》的前编辑们。”
林小满的手指一滞,眼睛盯着发件人地址——是一个陌生的匿名邮箱。
她点开邮件。
“你们还记得三年前的那场战斗吗?”
“有人以为它结束了,但它才刚刚开始。”
邮件末尾,附上了一张照片——一张学生食堂的菜单,某个菜品的价格,被红笔圈了起来。
林小满瞳孔一缩。
定价,依旧不同。
她倚在椅背上,嘴角扬起一丝冷笑。
她以为自己已经离开校园,进入了更广阔的世界,但事实证明,有些战斗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