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落秋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扶摇直上全文无删减

扶摇直上全文无删减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长篇小说推荐《扶摇直上》,男女主角赵泗嬴政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徐福”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5-04-24 06: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全文无删减》,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小说推荐《扶摇直上》,男女主角赵泗嬴政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徐福”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全文无删减》精彩片段


“发明创作真不是一般人能搞的啊……”蓝田大营之中,蹲在田埂之上的赵泗发出感慨。

“甚么意思?”黑瘦黑瘦的荆在一旁发问。

赵泗摇了摇头,只是看着地头已经发芽的各种各样的农作物。

眼下天气气温适宜,种下去十几天,各种各样的作物都已经发了芽。红薯土豆玉米也长势喜人。赵泗没事就带着船员来捉虫除草。

“没甚么意思,感慨一下!”赵泗摇头失笑。

这几天,军匠们根据赵泗提供的图纸弄出来不少小东西。

游标卡尺,锉子,凿子,乱七八糟的小工具。

只不过像是赵泗紧紧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的,比如说纸张什么的,军匠们也是毫无头绪,前两天还尝试用干草编织呢,后面被赵泗及时叫停。

发明创造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就是需要不断的试错不断的积累知识不断的实践。

可惜赵泗自己也不是什么手工达人,没办法手搓各种各样的发明。

“走!看看盐池子去!”赵泗起身拍了拍荆的肩膀朝着盐池子走去。

想要降低食盐成本,必须以晒盐法为主煮盐法为辅。

古代燃料向来都不是什么便宜东西,尤其是用来煮盐,效率更是低到令人发指,光是成本都足够旁人心疼。

如今盐池子已经夯土数遍,内壁涂过陶土以后火烧修补,如今光滑紧实,水分很难渗透进去。

前几天下了一场小雨,盐池子里蓄满了水,如今已经被排干,盐池子在太阳的暴晒之下又恢复了干燥。

赵泗跳进十丈见方的盐池子里,蹦了两下,感觉不错。

六个盐池子,前面五个基本上都是十丈见方,深有四尺。

最后一个盐池子则是二十丈见方,一尺深。

得益于上一世沉迷于野外探险,赵泗的方向感和距离感很强,也有一手肉眼分辨天气的本领。

虽说不至于十拿九稳比天气预报都准,但也少有差错。

抬头望天,晴空万里。

之前下了一场雨,云彩散了很多,剩下的云彩也飘远了,蓝田附近未来几天应该是不会下什么大雨,日照丰富,可以进行晒盐法作业。

“准备开工了!”赵泗拍了拍手,有士卒领命,去搬抬大块大块的卤盐。

这些开凿挖来的卤盐都是在盐池子开始挖掘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准备的。

确保天气良好,可以直接开工。

先向第一个盐池子里面放水,然后士卒和船员们联手将大块大块的卤盐敲碎扔进蓄水的盐池子里。

直待有些难以溶于水之时,赵泗示意停下。

“筛盐水!”赵泗发号施令!

士卒们拿起准备好的用细竹条编好的筛子将盐水中的杂质筛出。

筛完以后,将粗略过滤过一遍的浑浊盐水引入第二个盐池子。

置入木炭开始吸附色素杂质……

漫长的等待以后,引入第三个盐池子,再次人工复筛。

复筛以后,引入第四个盐池子,置入草木灰,搅和均匀,过滤吸附重金属等杂质……

漫长等待以后,引入第五个盐池子再次人工复筛,同时清理掉肉眼可见的草木灰杂质。

之后,引入第六个二十丈见方一尺见深得盐池子,一通操作下来,废了大半天功夫,从早上忙活到将近晚上。原本满满一池子的水到了最后一个池子只剩下一半多。

耗费有些惊人,不过无伤大雅,原料都是不能吃的卤盐,变废为宝了属于是。

接下来,就是静静等待日晒水分挥发,析出盐结晶。

第六个盐池子不能像前面几个盐池子那么深,不然和太阳光接触面太小,要浪费不少时间。

一切忙完,士卒和船员累的够呛,身上的衣服也全部湿透,有的裤腿上居然结出来盐晶。

赵泗则坐在树下默默的观摩回想全部流程。

“成本投入是不值钱的卤盐矿,开采和运输的成本可能会大一些。场地费用不值一提。最后就是人工筛盐水的人力成本。”赵泗默默盘算。

“不过这样一来,估计从事晒盐行业的盐工,不少人都会得皮肤病。”赵泗沉吟开口。

人的身体常年泡在浓度过高的盐水里面,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

“兄,这般一来,只需要等着就会变成盐么?”荆开口问道。

以往海上赵泗不是没有制过盐,毕竟这个时代到处都是土著,出海以后压根没见过港口,很多时候谈不上什么贸易,一切物资需要自己弄,赵泗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煮水成盐。

毕竟晒盐需要的人手太多,流程更复杂,时间更久,赵泗的船员加起来才四百多人。

故而荆才开口发问,只因为晒盐法,荆也没见过。

“不是等着就行,是太阳把水晒干,盐就出来了,要是遇上阴天,都不知道要多久,遇上下雨那就更麻烦,一切都得从头弄。”赵泗开口说道。

说罢,赵泗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骂了一句。

“看着挺大,咋就不热呢?”赵泗上辈子也是中原人士。

那家伙到了热的时候人都快热冒烟了,春秋两个季节是什么东西赵泗压根都不知道。

过了夏天是冬天,过了冬天是夏天,气温骤降骤升跟玩一样。

热的时候能到四十度。

冷的时候穿两层羽绒服都不够。

结果先秦时期的关中,却并非如此。

眼下已经步入五月份,按理来说已经进入夏季。

可是哪怕是大晴天天气依旧是不温不火,感觉不出来特别热。

“估摸着是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吧?”

赵泗疑惑。

同一片地区两千多年气候相差确实大了一些。

不过想想也是,古代的豫那还是牵象之地,水草丰润,现在的豫的天气跟逗你玩似的,昨天晴空万里明天给你来个三月飘雪,还是鹅毛雪。

眼下的关中也是如此。

黄河没有什么大规模改道,整个中原之地可以说是天底下最丰润最适合人类居住耕种得地方。

哦,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黄河也不叫黄河,叫大河。

夏天不算太热,冬天也不至于太冷。

“那这样一来,关中之地晒盐,可就浪费时间了。”

赵泗估摸着这大晴天最多也就堪堪三十度罢了……

“晒盐法,于中原各地只能用来消化本地卤盐矿,自给自足恐怕都未必够,大头看样子还是得落在齐地啊。”赵泗沉吟思索。

时代的差异并不仅仅是文化制度发明。

还有气候……

以中原之地过分祥和的气候环境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就算有了晒盐法恐怕本地产盐也不够自给自足,最终还是要落在齐地头上。

那地方靠海,人家那大太阳不是虚的。

(本来想整个花活,想了想,毕竟我来起点算是新人,老老实实按剧情走咯。)



  始皇帝本能的开始了思考。
  作为横扫八荒六合的始皇帝,当得知世界广袤肥美,看到完整的世界地图的第一个瞬间,产生的想法是理所应当的据为己有。
  就如同他初登王位的那一刻,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天下应该在自己手下混为一谈,天底下都应该只写一种文字说一种语言用同一种度量衡。
  当然,他知道这样的想法是荒谬的。
  始皇帝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世界之极另一端的秦吏,光是得知中央政治变动,恐怕都得要十几年的时间,做出反应甚至需要几十年。
  更不用提各地税收的征取。
  始皇帝可以为了从匈奴人手中夺走河套之地修建一条秦直道以方便运输物资。
  可是世界呢?
  难道再修一条秦直道?
  那要有多长多远,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作为一个勤政但并不是很爱民的皇帝,始皇帝对于大秦的财政情况以及承受能力有着清晰的认知。
  可以这么说,目前的秦国,已经在极限负荷了。
  河套地区三十万秦军,修建长城的数十万征夫。
  百越地区的六十万秦军……
  秦始皇陵,正在轰轰烈烈开工的阿房宫。
  天底下驰道的继续铺设和修建。
  始皇帝手下的秦国宛如一台精密的仪器,始皇帝则是最敏锐的操控者,让帝国的最大功率运转的情况下,铺设各式各样的大工程,同时又不会猝然崩塌。
  赵泗是一个热爱冒险的疯子,不然上一辈子也接不到红牛赞助。
  始皇帝骨子里也有疯狂的冒险因子。
  他从来不会畏手畏脚,在缔造了前无古人的大一统以后,不顾一切的开启了帝制先河,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前无古人甚至看起来离经叛道的,最起码在这个时代绝对足够离经叛道。
  他做的每一个大工程都是在挑战大秦帝国的承受极限。
  客观来说,始皇帝同时进行的大工程,单单拿出来一件都足够一个王朝无力分心。
  偏偏始皇帝能一块来,还能够在极限情况下反复横跳。
  他手下的秦国,永远在极限负荷下疯狂运转。
  当然,更可怕的是,极限运转情况下的大秦,可能藏的还有后备隐藏能源。
  但是始皇帝已经五十岁了,选不再是那个产生想法就不顾一切想要实现的年纪。
  别说征服世界,大秦踏出四极恐怕都需要十年乃至于几十年的时间。
  始皇帝收敛想法,又继续询问赵泗一些专业问题。
  “人口?人口我不太清楚。”赵泗认真的回答到。"


  “兄!王上……王上不会……”荆拉了拉赵泗破烂的衣裳。
  赵泗却摇了摇头……
  “放心!”
  赵泗很肯定!
  他虽震惊于大秦的锐士,但是实事求是的说,他们现在在船上,没有登陆。
  而封锁港口的部队有骑兵,有步兵,就是没有水卒。
  他们想要离开,也不过是一个掉头的事情,很明显,对方并没有要把他们格杀在此的意思。
  果不其然,赵泗并没有等待多久,就有一个身形高大之人来到港口之前,抬头看向停泊在港口的大船,发出浑厚中正的声音。
  “王上令,诏赵泗觐见!”
  赵泗眉头一跳。
  如今秦国已经一统天下,六国已经化为历史。
  天底下的王只有一个!
  始皇帝!
  赵泗没想到始皇帝居然亲至此地。
  “王上令,诏赵泗晋见!”
  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赵泗没有过多犹豫,回到船舱收拾完准备进献的东西后泰然下船。
  下船以后,方才宣令的中年男子领着赵泗朝着正中央最大的驾撵走去。
  始皇帝和上卿蒙毅一同自驾撵之中走出,陪同者还有左丞相李斯。
  赵泗不敢逾矩,躬身行礼,恭迎始皇帝。
  只从眼角的余光却可以看到,始皇帝身形高大,远超旁人。
  “徐福何以不归?”始皇帝没有让赵泗抬头,直接开门见山。
  声音略轻,听起来似有一些中气不足。
  “寻仙不得,畏陛下怪罪,不敢归秦。途经扶桑,见山川广泽,胁船员滞留于此。”赵泗如实回答。
  事实上,在赵泗靠港之前已经派船向琅琊当地官府汇报了具体情况,不用再过多解释。
  “尔又为何不滞留扶桑?”始皇帝再次开口,声音平和,听不出半点情绪。
  “身负王命,死不敢忘!虽受徐福胁迫蛊惑者众多众多,却不缺舍生忠君之士,臣于五年之前,集九百义士,夺船三十,乃逃离扶桑,继续为陛下寻找蓬莱仙山。”
  始皇帝点了点头笑了一下。
  “忠君之士?”
  不像是夸奖,但是也不像是讽刺,说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意味,仿佛就是单纯的重复了一下赵泗的话。"



这个时代条件有限,没有科技弄不出来特别可口的食物,毕竟赵泗不是什么大厨。

炒菜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不过这个时代制造铁锅貌似还有技术壁垒尚未攻破?

赵泗王离二人闲聊之间,小鼎沸腾。

锅里辣椒麻椒牛骨菌子上下翻腾,有菌子的鲜味,牛骨头的香味,辣椒和麻椒的麻辣,顺着水汽不断上浮。

将案几上摆着的形状如同虎蹲一般的形盐掰开一块一块的放下,待融化开来以后,用羹勺尝试咸味是否适中。

美妙的味道在口中绽放开来。

香!

理智上来说赵泗清楚自己捯饬出来的没有科技于狠活的火锅肯定比不上现代的工业化火锅。

但实际入口,只让赵泗恨不得吞下舌头。

盖因为来到这个世界食物太过于匮乏,还是头一次尝到味道这么正的东西。

“好了!可以置肉了!”赵泗拍手!

王离迫不及待将仆从片好的牛肉羊肉分开放入,赵泗又置入一些青菜菌子。

二人满怀期待的等待着锅里的食材逐渐上下翻滚,牛肉逐渐变色。

牛肉片的不算很厚,薄薄一层,鲜牛肉,没有冷冻,熟的也很快。

赵泗习惯吃熟透了的东西,没有立刻捞出,王离已经迫不及待的将煮好的牛肉捞出。

肉香味,从未闻过的辣椒味,搭配上麻椒,菌子的鲜,骨汤的香,全部汇集在这一片小小的牛肉之上,味道直冲王离肺腑。

急不可耐的放入口中,各种香味自口中散开,伴随着咀嚼又融合交汇在一块,让王离口中生津。

“香!”王离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想不到如此吃食,竟然能够美味至此!”

秦朝时期的煮,其实就是火锅的前身。

老北京的涮铜锅,意义都差不多。

无非就是火锅有锅底,古代哪有人去捯饬锅底?

骨汤肉汤肯定有,但是没有搭配辣椒麻椒菌子这些香料,食物在里面一煮煮上许久,吃起来的味道可就差远了。

“同食同食!”王离招呼赵泗,二人一同食之。

火锅的香味遮住了麻辣之味,赵泗是好辣之徒,放的辣椒麻椒不在少数。

王离初吃只觉得辣椒和麻椒对味蕾的刺激让人欲罢不能,吃上一会只觉得嘴巴麻木。

可偏偏那种令人愉悦的味道在舌尖味蕾又仍在不停的绽放,令人欲罢不能。

赵泗也是如此。

辣本身就是一种痛觉。

吃辣也本身就是为了享受味蕾被刺激被动分泌的愉悦因素。

赵泗和王离两位都是合格的老饕。

你一口我一口,牛肉羊肉纷纷落入锅中。

原本二人是一人一鼎,分案而坐,还有些不太熟悉人面前的矜持。

因为捯饬火锅的原因,只能用一个鼎煮,二人就从原来的一人一案变成两人一案。

两个人隔着小鼎相互对坐,乘着食材案几被二者推到一旁而不是摆在面前。

之前都是正襟危坐的跪坐姿态,眼下二人皆是盘膝而坐,你一口我一口好不快活。

王离甚至都没有空隙和赵泗闲聊海上的事情,只有在等待食材煮熟的间隙会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赵泗聊天。

这锅是越煮越辣,俩人也只觉得越吃越香。

甚至二人的嘴巴都已经完全麻木发胀,不过二人都并不在意。

赵泗看到王离的嘴巴已经肉眼可见的胀大,赵泗估计自己也差不多。

不过无所谓,形象?形象是什么东西?

不过嘴里辣喝水就多,一旁用小壶子盛着的酪浆早已经被喝完,现在换上的是一种新的饮品。

一种不知名果子的发酵物,也是没有酒味,以酸为主,后味比较甜,味道是比较清香的味道。

赵泗还挺喜欢喝这个时代的饮料的。

味道属实不错。

包括酒类。

这个时代的酒大部分以米酒黄酒果酒为主,而并非白酒。

度数不高,还有粮食味道,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很难喝醉相比较于酒水更像是一种饮料。

得亏不是酱香科技,若不然赵泗少不得头疼一番。

赵泗和王离两个老饕一边吃一边喝,很快二人案几上的牛羊肉被横扫一空。

置于鸡肉?

正经人吃火锅谁吃鸡肉啊?

王离放了一块,尝了尝,味道一言难尽,比起来牛羊肉差了老鼻子远,也就置之不理了。

青菜也被讲究营养均衡的赵泗扫荡完毕。

王离平日里也是食量惊人之辈,可是现在竟然吃的肚子溜圆,撑得不行,以至于正襟危坐都有点不舒服,得一只手向后撑着把肚子释放开来。

赵泗差不多也是这个形象,他吃的也不比王离少。

眼下二人,都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伸着,两只手向后撑着,两边是一片狼藉的案几,看起来没有任何风度可言。

赵泗注意到了王离如此的模样,又看到王离肿胀的嘴唇。

红彤彤厚厚的大嘴皮子,配在任何一张脸上都很喜感。

王离看赵泗也同样如此。

二人相互打量对方,王离最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不雅,相比较于赵泗,王离更多的受到了这个时代礼仪规矩的熏陶,本想即刻调整,又注意到赵泗同样如此,再一看赵泗性感的大嘴皮子,怎么都严肃不起来,一张嘴哈哈大笑,两张大嘴皮子上下蹦哒。

赵泗一看也蚌埠住了,二人相互指着对方开口大笑。

笑了一会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停下吃食以后,对味觉的香味刺激停了。

麻椒辣椒的后劲没了食物的掩饰,一股脑的涌上来。

赵泗只感觉自己的两片大嘴唇子都不是自己的,摸上去都没有啥感觉,嘴巴里不断口水,舌头辣的在口腔顾涌。

王离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大口喝水喝了几口,肚子撑得又实在喝不下去,打眼一看赵泗正在吸溜吸溜的在那大口吸气吐气,一只手在嘴巴旁边不断煽动。

嘶!哈!嘶!哈!

王离也跟着模仿,嘴里果然舒服了很多。

只是一时不备,嘴巴里因为不断的麻辣刺激分泌的晶莹口水顺着嘴角泄出一坨滴滴答答的落在衣服上地上。

赵泗正在吐气,张着大嘴流口水的王离,大笑了起来。

王离的形象,逐渐被他撕下标签,而活生生的在他脑海里回应。

(求追读!)




翌日

始皇帝的归来并不是很轰动,最起码赵泗是不知情的。

眼下的赵泗,正与王离在蓝田郊野之中游猎。

二者皆一身劲装,背负长弓,箭囊,腰间挎着秦剑,王离还牵了两条大黄狗。

还有一匹战马,连同包袱一块拴在了树上。

原本是应该有两匹战马的,一人一骑……

说来话长~

赵泗上一辈子参加过马术俱乐部,骑过马,但是也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

而且是在有马蹬马鞍等一系列辅助工具的情况下。

而这一世,打一穿越就漂洋过海,别说骑马,连见到马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再被摔了两次以后,赵泗老老实实的在王离的邀请下同乘一马。

刚开始信誓旦旦,最后出尽洋相,赵泗才想起来,秦朝原来没有马蹬马鞍,这玩意在秦朝之后才正式诞生。

“你这马术可得多练练,不然日后总不好一直同我共乘一骑。”王离笑着揶揄道。

“谁知道没有马蹬马鞍?”赵泗翻了个白眼。

没有马蹬马鞍这些骑乘工具的情况下,骑马这项运动的难度真的很高,尤其是对于赵泗这样的纯新手而言。

摔了几次以后就老实趴在马背上全靠臂力腿力夹紧才不至于被摔下来。

“马蹬马鞍?又是何物?”王离开口问道。

“骑马用的小东西,回头弄出来给你看。”赵泗懒得解释,没有多说。

王离见赵泗没有仔细解释,也没再多问,相处这么一段时间,二人关系越来越好,同寝同食是常有之事,不至于碰到什么就刨根问底。

“对了,你弓术如何?一石硬弓可能用得?”王离再次开口问道。

“这出来游猎,你又不能驭马,得靠弓术才能有所斩获。”

“我善射!”赵泗笑了一下,熟练的挽弓搭箭,轻轻松松拉满弓弦,尔后缓缓将弓弦放松。

晃动了一下手中的一石硬弓,赵泗略显得意的开口:“有点轻了,我常使三石硬弓!”

得益于璞玉光环的影响,赵泗的身体远胜常人,臂力极大。

力气大,就拥有了成为了弓手的基础条件。

和网游中经常出现的弓手不擅肉搏力气孱弱不同,现实之中,正儿八经的弓手基本上都是大力士,不然压根拉不开硬弓还做个屁的弓手,通常情况下,一个拉的来一石硬弓的合格弓手,放下长弓,也是出类拔萃的近战。

而赵泗,八年出海,遇到过险境,也遇到过厮杀,以至于赵泗磨练出一手不错的弓术,虽不能说百步穿杨,百发百中,但是沉心凝神的情况下,距离只要不是太远,说是十有九中绝不夸张。

力气又大,弓术也还不错,这才是赵泗在王离面前自信的缘由。

至于常使三石硬弓,那就纯粹在跟王离吹牛逼,以海外那个条件,根本做不出来三石硬弓,不过赵泗力气大是真的,目前所有经手的弓,都不能让赵泗完美发挥自己的臂力优势,王离带来的一石硬弓,给赵泗的感觉依旧偏软。

“三石硬弓?”王离脸上带着狐疑上下打量赵泗。

赵泗高是挺高的,按现代的尺度计算,将近一米九,以秦朝二十多厘米一尺的情况来说,赵泗妥妥就是一个八尺伟男子。

不过赵泗属于不显壮不显肉的类型,身形比较匀称,故而王离打量以后还是认真的摇了摇头:“我不信,我两石的弓都得勉强才能拉开。”

秦朝的一石大约是现代的一百斤出头,两石弓换算到现代那可是两百多磅。

赵泗笑了一下看向王离问道:“带的可还有弓?”

王离点了点头,赵泗也不多比比,直接挽弓,顷刻之间,弓成满月,手臂继续发力,弓弦竟被硬生生拉断。

而赵泗,毫发无伤,甚至手臂都没怎么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泗最恐怖的不是硬生生拉断一石硬弓的弓弦,而是拉断以后,拉弓弦的那只手几乎没有向后多动。

王离瞠目结舌,嗫嚅了半天这才开口说道:“三石弓,我怕是连开弦都开不了~”

“骗你呢,我那手底下几头烂蒜,哪能做的出来三石硬弓?”赵泗笑着开口。

弓箭这玩意,原材料是硬伤。

想要玩三石硬弓的前提是你得有一个三石硬弓才行。

以目前材料的强度,三石硬弓制作条件极高,数量也是极为稀有,怕是真的称得上神兵利器,赵泗别说三石硬弓,两石硬弓都没用过,开弓射箭,总得收着力气,一时兴起,弄断弓身拉断弓弦也是常有的事情。

“再给我一副弓箭。”赵泗开口,王离从马背上重新取下一副新的一石硬弓。

这次出门,一共带了四把硬弓,两把是备用,不用担心没的用。

赵泗为了熟悉手感,选择挽弓搭箭,而不是放空弦,频繁放空弦很伤弓箭,这个道理赵泗还是知道的。

深吸一口气,瞄准前方的大树,约莫三四十步的距离,赵泗沉心凝神。

一箭射出,稳稳当当的扎在大树躯干正中央。

尔后继续挽弓搭箭,一箭接着一箭,从最开始频率较慢,手感生疏,一直稳定到最后大约五秒钟一箭,稳定中靶。

放了二十多箭,赵泗只觉找回了手感,这才放下长弓笑了起来。

“还成,手感没生疏。”

而一旁的王离,略显目瞪口呆。

赵泗的箭术怎么说呢,很不错,但是也仅限于很不错,不至于夸张到世无仅有的地步,勉强在寻常人面前称一个射箭好手个中翘楚。

但和真正的神射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用来在小伙伴面前装逼已经够用了。

因为王离的射术,真的很一般。

如王贲评价一般,天资低劣,富贵出身,箭袋子喂养,也挽救不了王离低劣的天赋,王离的弓术在同龄人中都只能算是中等。

若不然,也不至于游猎还得带两条大黄狗了,因为如果不带这两条大黄狗,王离真的能做到忙活一天没有任何猎物。

赵泗之于王离,就相当于黄金大能俯视黑铁一般。

“如何?没骗你吧?”

王离点了点头脸上略带几分失落认真的说道:“你果然善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