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优秀文集》,由网络作家“西湖遇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小说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男女主角朱雄英朱元璋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西湖遇雨”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优秀文集》精彩片段
与朱元璋的争吵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朱标怀揣着满心的无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东宫......他的步伐很没力气,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上。
朱允炆早已在东宫门口等候,见父亲归来,忙迎上前去。
皇宫里没有什么秘密,最起码开着门的奉天殿,里面有什么动静,还是很快就能传到整个皇宫里的。
更何况,朱标前往奉天殿的原因,东宫里面他的这些亲信之人,也是清楚的。
朱允炆看着父亲紧锁的眉头和沉郁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却仍轻声安慰道:“父亲大人,您不必过于忧虑,皇爷爷只是一时想不开,过些时日自会明白您的苦心。”
朱标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心中的烦躁稍微平复了些,他蹲下身子,轻轻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叹了口气道:“你长大了,懂得为父亲分忧了。”
就在这时,太子妃吕氏也走了过来,她假意嗔怪朱允炆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你皇爷爷那是太过思念你哥哥了,所以才会有些神志不清......那道士丘玄清也只会捡些好听的话来蛊惑你皇爷爷,哪里像你父亲这般忠言逆耳?”
朱允炆有些不高兴,却不敢跟母妃顶嘴,只好嘟起了嘴角。
朱标闻言,看着嘟嘟着嘴的朱允炆,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他当然知道吕氏这番话虽是假意责怪朱允炆,实则是在安慰自己。
不过,他也懒得去计较这些,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吕氏见朱标笑了,便知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于是继续说道:“殿下,您也别太往心里去,陛下年纪大了,有些事情想不开也是正常的,您只要尽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朱标的正妃,本是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常氏,早在洪武四年四月就册封为了皇太子妃,但常氏于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去世,所以侧妃吕氏才得以成为太子妃。
换句话说,朱允炆原本是庶子,是子凭母贵,如今才成了嫡子。
而吕氏的父亲乃是前太常寺卿吕本,地位与开平王常遇春远远比不了,而且吕本去年刚刚过世,所以吕氏本来娘家背景就不够硬,又是侧妃上位,母子二人这才对朱标处处存了恭敬之意,尽量顺着朱标的话说,哄他开心。
朱标未尝不知道吕氏刻意逢迎,但他很享受现在的家庭氛围......太子妃对他百般体贴,儿子也听话孝顺、勤勉好学,从无顽劣之举,这对于本身工作很繁忙,压力也很大的朱标来说,还要求什么更多的呢?
难不成,自己在外面受气,回家也要受气?
因此,对于吕氏所言有些不合规矩,但却让他听起来顺耳的话,朱标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他也不能多说些什么,毕竟朱标心中虽然对朱元璋的做法仍有不满,但也不好当着母子俩的面说出来,说出口那就是另一种性质了。
而朱标衣服还来得及换,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有宦官进来低声禀报。
“殿下,皇后娘娘的病情忽然加重了。”
这个消息像是一记重锤砸在了朱标的心上,他顿时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心口绞痛。
马皇后作为朱标的生母,一直是他最敬爱的人之一,如今听到她病情加重的消息,朱标只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几乎站立不稳。
朱允炆和吕氏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看着朱标摇摇欲坠的身体,忙上前扶住他,关切地问道:“父亲(殿下),您没事吧?”
朱标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他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朱标知道自己这时候不能慌,于是强打起精神,对朱允炆和吕氏说道:“你们先在东宫等着,我去探望母后,如果需要你们来的时候,我会派人唤你们。”
——————
坤宁宫内,病榻上的马皇后显得格外脆弱,她的脸色苍白如纸,眼窝深陷,昔日的风采已不复见。
然而,即便是在病中,她的眼神却并不暗淡,就这么温柔地看着朱元璋却并没有说话。
朱元璋坐在床边,紧握着马皇后的手,他的大手粗糙而有力,与马皇后的手指形成鲜明对比。
这对结发夫妻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有千言万语在无声中传递。
“妹子,你怎么样了?”朱元璋的声音略显颤抖,每个字都透露出深深的关切。
马皇后的目光在朱元璋脸上缓缓扫过,仿佛要将他的模样深深印在心底,她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那笑容虽然微弱,却如同初升的朝阳,给这压抑的气氛带来了一丝暖意。
“重八,我没事。”
马皇后的声音有些嘶哑,却透出让人心疼的大气:“你不必担心我,大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处理,你去忙吧。”
朱元璋的眼眶微微湿润,他强忍住泪水,声音哽咽:“妹子,咱就要你快点好起来。”
马皇后轻轻点头,她的手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要抚平朱元璋紧锁的眉头,但却没有挣出朱元璋的手心。
“英儿的事情,我听说了。”
“重八,我相信你,无论别人怎么说,我都知道你不会做错事。”
朱元璋心中一暖,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马皇后是最懂他的人。
“妹子,你真信咱没老糊涂?”
马皇后微笑着轻轻颔首:“我永远相信你。”
朱元璋的心被深深触动,他低下头,用两只手摩挲马皇后冰凉的手。
这时,太医院使戴思恭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他恭敬地向朱元璋和马皇后行礼后,在朱元璋的示意下,将药碗递到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扶起马皇后,在她身后垫了个枕头,将药碗送到她嘴边。
马皇后微微皱眉,她似乎有些抗拒那过于苦涩的药味,然而当她看到朱元璋关切的目光时,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于是张开嘴,将药一口一口地喝了下去。
喝完药后,马皇后的脸色似乎好了些,她的呼吸变得平稳了许多,眉宇间的痛苦之色也减轻了不少,她再次向朱元璋投去一个安慰的笑容:“重八,放心吧,我会好起来的。”
看着坚强的妻子,朱元璋的心中五味杂陈,马皇后不仅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和盟友,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如今她依然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只有马皇后才会无条件地信任他,无论这件事看起来多么荒谬不可信。
所以,朱元璋扶着马皇后躺下以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妹子你说英儿说的‘打俺’是啥意思?咱始终没琢磨明白,咱大孙是不是在下面受什么委屈了?”
马皇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我猜想,‘打俺’应该是‘大案’的意思。重八,这些年来你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兴起大案杀了不少人,那些冤魂若是都聚集在地下,怕是给英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敌人。”
实际上,胡惟庸被杀后,他的罪名反而在不断升级,开始只是说胡惟庸“擅权植党”,后来,又加上了“通倭”、“通虏”和“谋反”等罪名,并不断牵连、扩大化。该案的同谋犯越查越多,牵涉的面也越来越广,株连蔓引,持续了到了今年也未能了结。
朱元璋闻言心中一震,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杀戮会给大孙带来这样的影响,不过马皇后的推测,确实合情合理。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沉默不语的样子,轻叹了口气道:“重八,我知道你都是为了大明好,但杀戮太重总不是好事,那些冤魂怨气太重,迟早会反噬的......现在说不得就是英儿给你挡灾了。”
马皇后信佛,朱元璋更是当过和尚,知道这些事情,或许是有说法的。
原来大孙替咱默默承受了这么多,怪不得大孙会说了好几次,是在提醒咱......
朱元璋的心中,升起了对大孙的感激。
看着马皇后的病体,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悔意:“妹子你放心吧,我会尽快了结胡惟庸的案子,不再继续牵连下去了。”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的眼神,也感到一丝欣慰。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朱元璋很快下达了停止继续对胡惟庸案进行牵连的圣旨,被吓得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的朝臣松了口气,而朱元璋不再对此案进行扩大化的原因,也在朝野间不胫而走......是皇嫡长孙的英灵现世,劝阻皇帝杀戮不祥!
为此,幸免于难的朝臣们,甚至纷纷在自己家里,供奉起了虞王灵位,每日虔诚烧香祈祷,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皇嫡长孙能好好劝劝他爷爷,别没事就想让他们跟商鞅一样变成五等分了......大家相安无事不好吗?
朱元璋自然从锦衣卫的汇报中听说了这件事,不过却对此不置可否,并没有下令禁止。
不想要就是要,不禁止就是鼓励。
于是,朝臣们供奉的更欢了,反正这又不是生祠,没有什么忌讳。
但朝臣松了口气,朱元璋却没能松口气,因为很快,马皇后的病情就开始急速恶化了起来!
小说《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雄英的声音中透露出了一丝尴尬。
上次爷爷捎的那些宝钞,虽然给郑经理支付完第二批无线电台和配套的手摇发电机的费用以后还有所剩余,但想要再购买更多的古董无线电台肯定是不够的。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家也不见得有货了,既然遇不到这种清仓甩卖的囤积货,接下来免不了还得加价买。
朱元璋也很理解,毕竟,在地府招兵买马、开疆拓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对此,朱元璋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上次大孙说需要一些这边的书画,朱元璋马上就准备齐全了,但凡是宫里有的珍品,全都拿了出来,直接放到了钟山圣孙坛附近新建的府库里,随取随用。
同时,朱元璋也开始下令征收民间的珍贵书画,如今府库里,可谓是珍品堆积如山。
当然了,或许这些书画对于其他人来说很珍贵,但是对于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来说,实际上一文不值。
毕竟无论多珍贵的书画,在灾荒年岁都不能当饭吃,更何况,这是大孙需要,别说书画了,就是要青铜器,朱元璋都能给刨出来。
所以,朱元璋闻言当即表示:“大孙别急,爷爷这就给你烧些寻常字画过去。”
随着火焰的跳跃,很快一些书画逐渐化为灰烬。
当然,这并非这些书画的终结,而是奇迹的开始,在时空虫洞的时间流逝力量作用下,这些灰烬穿越了时空的屏障,开始复原并迅速老旧。
很快,这些书画就“噗通噗通”跟下饺子一样掉落在朱雄英的面前,而朱雄英也早就在神秘旋涡下铺了几床棉被,倒也没摔坏。
朱雄英开始拿起手机用摄像头对着书画,一幅一幅拍照进行百度识图。
当第一幅书法作品“滴”的一声识别成功后,看着跳出来的介绍,朱雄英人直接麻了。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作品,全文共4行,28字,被誉为“二十八骊珠”,也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书法领域专用词,即“范本”之意)第一”,现藏于某著名博物馆中。
当然,普遍观点认为流传下来的是唐代精摹本,而非王羲之真迹,在流传过程中,元朝曾经收入府库,明朝时期基本没有记载,只记载了明末清初的时候,被知名阉党加汉奸冯铨收藏过,随后进入清朝府库。
所以爷爷是从哪搞来的,是不是真品,朱雄英无从断定,但他肯定,这幅《快雪时晴帖》哪怕是明朝初年的人临摹的,放到现在也很值钱。
摸了摸自己心脏,确定还没有停止跳动以后,朱雄英继续百度识图。
第二幅,是一副山水画,识图结果。
——《富春山居图》
这个名字朱雄英很耳熟,好像在去年(2013年)由华仔主演了一部同名电影,评分挺低的,朱雄英听去电影院看过的同学们讨论的时候,槽点多的吐槽不过来......
同样,根据手机上的资料显示,这也是一副在明初没有流传记载的画,画是元朝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完成后,黄公望将此图送给全真教同门师弟郑樗,再一次出现的记载,就是明朝成化年间传到书画家沈周手里了,后来因为经历了焚毁,这图一分为二,而眼前却是完整版的。
麻了,彻底麻了,爷爷你管这些叫“寻常字画”?
让你爆金币,没让你把金山爆出来啊!!
这一书一画珠玉在前,接下来的识图,已经不能震撼到朱雄英的幼小心灵了。
看着地上的一对书画,朱雄英的心里升起了一个念头,他小心翼翼地对着神秘旋涡问道。
“这些......不会都是真品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话一出口,朱雄英就本能地在抗拒。
不是大财发不起,而是过亿怕被抓进去!
当然,如果这些真是真品,那根本不是“亿”这个量级能衡量价值的就是了。
“当然是真品!大孙再来点吗?”
我再来个锤子!
听到这个回答,朱雄英有些欲哭无泪,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地上的这堆书画却并没有消失。
所以,我眼前的是真品,博物馆里的是啥啊?
爷爷你就没考虑过,这玩意我敢卖吗?我卖给谁去啊?古董一条街上的古董店?拍卖行的大门朝哪开我都不知道好嘛!
嗯,朱雄英这时候还没想起来,这些书画,是没有被明初以后收藏家们题跋盖鉴藏章的,再加上《富春山居图》还是完整版的......所以即便卖,也大概率会被判定为明初时期某位书画大师的完美仿品。
朱雄英叹了口气,先都收起来吧,捡便宜的书画慢慢卖。
朱雄英可没有胆量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自己跑去叫卖《快雪时晴帖》和《富春山居图》,这跟稚子怀金行于闹市有什么区别?
几万块十几万块都会被人盯上,更何况这是几亿十几亿甚至更高量级的财富?
贸贸然做了,会有什么后果,朱雄英想都不敢想。
而且说的更深一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朱雄英是明白的。
“对了大孙,上次你说的那件重要事情,是什么事?”
听到这话,朱雄英一拍脑袋,刚才光顾着激动了。
于是,朱雄英把之前在办公室调查到的线索问了出来,然而,神秘漩涡传来的回答,却让他有些失望,爷爷果然魂穿后丢失了大部分记忆。
“1995年江南省理论物理学大会?记不得了。”
朱雄英叹了口气,那就只能靠他自己调查了。
——————
钟山圣孙坛,大雪依旧纷纷扬扬。
朱元璋紧了紧身上的锦袍,扭头对丘玄清吩咐道:“丘真人,这件事交由你去查,去查查元代的资料,看看江南行省,有没有一个叫做‘理论物理学大会’的行会组织,再查查一九九五年是元朝哪个皇帝的年号或代称。”
元朝在全国划分了十数个行省,最为关键的一个就是江南行省,包括了后世的江苏、安徽和浙江的一部分,而江南行省的首府,就设在了如今大明的京城,也就是应天府。
因此,朱元璋理所当然地做出了这个判断。
丘玄清应诺了下来。
而这时,阴阳炁海中忽然又传出来了朱雄英的声音。
“爷爷,你那边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冷了?”
烈日炎炎,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朱雄英正蹲在爷爷的墓旁,细心地清理着周围的杂草,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怕惊扰到爷爷的长眠一样。
清理完杂草后,朱雄英又取来一把新土,小心翼翼地添在爷爷的坟墓两侧,老一辈有规矩,添土只能在两侧,不能在棺材头尾添土,否则就是大不敬。
在烈日的暴晒下,汗水顺着他的下颌滑落,滴在土地上,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做完这一切,朱雄英坐在地上,用手遮着自己在阳光下都看不清屏幕的诺基亚老手机,找到一个视频,点击播放,然后把手机掉转到墓碑的方向。
视频里是他考上大学后的这个暑假期间忙碌的身影:在餐馆打工、在街头派发传单、还穿着黄色的美团外卖服装,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视频播放完了,看了一眼时间,2014年6月15日12:00。
朱雄英的嘴角扯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他满是自豪地轻声说道:“爷爷,你看,我‘黄袍加身’了呢,在这边虽然辛苦,每天送外卖急的跟打仗似的,也没挣到什么钱,但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
朱雄英的声音在空旷的坟头回荡,仿佛爷爷真的能听到他的诉说,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实际上,他用上高中时候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贫困生补助,再加上自己这个暑假靠汗水赚的钱,给岛上学校的孩子们买了很多文具、书籍和吃食。
他想,如果爷爷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的。
毕竟爷爷作为岛上学校的校长,临终前最舍不得的就是学校里的孩子们。
“举头三尺有神明,说不定爷爷这时候正在头上看着我。”
朱雄英如是想道。
而就在这时,他的头上忽然传来一阵有些颤抖的苍老声音。
“——大孙?”
“爷爷?”
朱雄英愣住了。
他手中已经有些发烫的诺基亚“啪嚓”一声掉在了地上。
朱雄英虽然心疼却根本没心思去捡,他摸了摸鼻子,只觉得整个鼻尖都凉了。
见鬼!
这什么情况?
去世多年的爷爷显灵了?
还有,难不成这就是爷爷在短信的含义?
——英儿,三年后的今天,来给爷爷扫墓,你问的那个问题会有答案。
可您老人家也没说自己亲自来告诉我答案啊!
这不是成了惊悚片?
您不会待会儿还要带我走吧?
乱七八糟的思绪一瞬间在朱雄英的脑海里乱窜了一遍,但他很快就定下了神,毕竟他一开始就有心理准备,而且抚养自己长大的爷爷,再怎么样也不会害他就是了,所以没什么好怕的。
朱雄英围着墓碑转了几圈,但一无所获。
他仔细端详着墓碑,仿佛在寻找着某种迹象,能够证明自己之前并非幻听。
然而,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海风吹过青草的细细声响。
......就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可是怎么可能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呢?
朱雄英敢确定,自己刚才肯定没有听错。
但这些一切,目前都无从证明,就像他证明不了自己那些小时候生活在古代的记忆不是童年臆想一样。
但是现在无论如何,朱雄英肯定是不能离开这里的,他必须解开爷爷留给他的短信这个秘密的谜底。
朱雄英弯下腰捡起手机和放在地上的录取通知书,后者是他努力多年的成果,也是他向爷爷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收好。
然而,就在他刚刚站起身的那一刹那,他的眼角余光忽然捕捉到了一抹异样的光芒,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坟墓上方的一处光线似乎被某种力量扭曲了,形成了一个微妙而神秘的小小漩涡,那个漩涡是如此之细小,以至于看起来都没有他小拇指粗。
朱雄英的心中猛地一颤,他感到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声音,会不会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朱雄英对着那个神秘的漩涡大声说道:“爷爷,是你吗?”
过了几分钟,一个模糊的老人声音忽然从那个神秘的小小漩涡中传了出来。
那处光线扭曲的地方,似乎连接着另一个世界。
朱雄英猜测,这很可能是一种超自然的现象,而且爷爷恐怕生前就已经遇到了,所以才会把坟墓选择在这个偏僻的位置,而自己的疑惑,也可能与此有关。
“——大孙,你没死啊?”
朱雄英一脸懵,这什么情况?难不成爷爷觉得自己连这三年之期都活不到?不应该啊!
不过这时候朱雄英也来不及细想,他有很多问题想问爷爷。
但是,在这一刹那,感情压倒了理智,朱雄英并没有马上去追问那个秘密的答案,而是问道。
“爷爷......你在那边过的还好吗?”
又过了十分钟,12:30,新的声音传来。
“好!爷爷在这边过的很好!大孙你怎么样?刚才爷爷听你说缺钱?爷爷这有钱,爷爷给你!”
那个声音再次传来,虽然有些微弱,但朱雄英听得真切。
这一刻,他心中的震惊和激动无以复加,泪水不自觉地涌上了眼眶。
爷爷都到那头了,还惦记着自己钱够不够花。
但是......您那的钱我也不敢要啊!
——————
大明,钟山。
此时已经是酉时,太阳日渐西斜,而朱元璋就这么在陵墓前整整站了一天!
虽然需要每隔一个时辰才能跟大孙说上一句话,但朱元璋,甘之如饴!
不过,对于其他人,朱元璋的态度就没有这么“温柔”了。
“咱大孙都在下面开疆扩土整军备战了,没有军饷怎么成?快点让宝钞提举司的人把新印的这批宝钞送过来!”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因此,对于大孙在下面打仗这件事,朱元璋反而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非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实际上,他有时候在睡不着的夜晚里,也会思考等自己百年以后“需要不要在地府重新打江山,如果需要,能不能打过李世民”的问题......
所以当获知大孙在下面打仗的事情的时候,朱元璋的态度是:欣慰。
这就对了嘛,这才是我老朱家的种!
对于大孙开疆扩土的事业,朱元璋是一万个支持。
而至于为什么朱元璋有给大孙直接送军饷的念头,除了他听丘玄清说大孙没钱以外,就是因为一开始经过漫长时间的观察,他们也同样发现了那个细小的、能够吞噬光线的漩涡,才是发出声音的来源。
而当时丘玄清抚须凝视着这个细小漩涡,认真地对朱元璋解释道:“大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此‘阴阳炁海’贫道虽未见,但听家师张三丰张真人曾经提到过,乃是沟通阴阳两界的无上奥秘之所在,或许不仅能够传递声音,还能够传递物品。”
所以,朱元璋才有了这种尝试。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宝钞,就是基于传统烧黄纸习俗的考虑了。
反正对于这位富有四海的洪武大帝来说,宝钞跟纸,真就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现在的大明,宝钞确实贬值的跟纸差不多就是了......
所以在朱元璋看来,给大孙烧纸,还不如烧宝钞来得快,毕竟宝钞提举司仓库里有的是宝钞,一声令下马上就能运过来,但是要找同样数量的黄纸,反而麻烦得很。
很快,一车又一车的宝钞就被锦衣卫运了过来。
孝陵有禁令,在下马坊以内,不允许任何人骑马或驾驭马车进入,王公侯伯亦是如此,违者一概论斩!
不过今天这个禁令,却被朱元璋亲口特批所打破了,足见朱元璋对此事的重视。
宝钞提举司的官员和锦衣卫们,自然不敢打听皇帝要做什么,只是忠实地执行了皇帝的命令。
随后,朱元璋亲自将宝钞点燃,对着那细小漩涡送了过去。
而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化为飞灰的宝钞刚刚进入时空虫洞内部,就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复原并开始自然老化,等来到时空虫洞的另一端时,已经变得泛黄了。
不过好在,大明宝钞是使用桑皮纸。
桑皮纸,最大特点是防虫、不褪色、易保存,古代地方官府的典籍图册,基本上都是以桑皮纸作为书页,常常可以完好地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且大明宝钞还用了特殊工艺制作,即便时间流转,只要保存得当也不会碎裂。
——————
很快,朱雄英就发现,那个小小漩涡里“哗啦啦”地飞出了好些纸。
不,不是纸。
朱雄英捡起一张,这东西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纸币,上面写着......大明通行宝钞?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着“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佰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洪武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大明宝钞?!
朱雄英的第一反应是误会爷爷了,原来爷爷没给他那种“不敢要也花不了”的钱。
第二反应就是,不对,自己的猜测肯定哪里有问题......原因显而易见,因为那头肯定没有大明宝钞这玩意的。
所以,结合已知线索排除了错误答案后,唯一的正确答案就是。
——卧槽,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
最新评论